(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商都”郑州40年嬗变:“商业经”传到世界“朋友圈”

中新社郑州11月16日电 题:“商都”郑州40年嬗变:“商业经”传到世界“朋友圈”

中新社记者 董飞

彼时是深处内陆、黄河南岸的普通小城,此时是国际“商都”,历经中国改革开放40载时光,郑州这座河南省会城市已嬗变成联通东西南北的大都市。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座早在3600年前的商朝就已建都的城市,更是把古老的“商业经”传到世界“朋友圈”。

新时期“商都”被赋予新内涵

郑州因曾作为商朝早期都城,历史上就有“商都”之名。其有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20世纪80年代后,“商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郑州商业得到快速发展,从商品零售到商业综合体,再到现代化商贸城,浓郁的商业气息融入城市血脉。

“(20世纪)80年代初,郑州只有市百货大楼、红旗大楼、花园路百货商店、碧沙岗百货商店等几个有限商业网点,商业硬件设施非常落后。”曾任郑州商务局常务副局长的阎铁成回忆说。

当时,郑州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实行配额供给、凭票供应、价格双轨制,商品相对短缺。

1983年4月1日,由河南省、郑州市两级政府投资及银行贷款等多元投资建设的紫荆山百货大楼正式开业,打破了新中国以来郑州未见新型大商场的历史。被业界称为郑州商业改革开放的标志。

阎铁成回忆称,当时紫荆山百货大楼共有5层,营业面积1.3万平方米,营业厅内有冷暖空调设备,是当时全省硬件设施最好、规模最大的百货批零商场。出入这里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与1980年相比,郑州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8倍,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91倍。

紫荆山百货大楼如今仍在营业。楼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显然已不是当年的城市商业中心。

“不过,这里仍是老郑州市民购物选择的商场之一。”在郑州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田先生告诉记者:“今天逛逛这些老牌商场,还能找回一些年轻时的生活记忆。”

中原“商战”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20多年前流行的这句广告词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位于郑州二七商圈的一家名为“亚细亚”的民营商场从价格、服务等方面,向5家国营商场发动了一场令全国商家瞩目的“中原商战”,名噪一时。

那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郑州开放步伐越走越快。商潮涌动,在郑州上演的这场“商战”更是全国商业领域第一次大规模的营销竞争。

在商场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设立琴台;创立自己的仪仗队,升国旗。那个年代,亚细亚商场率先以“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和新颖的营销术,颠覆了传统的经营销售模式。

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河南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受访时说:“闻名全国的‘中原商战’使中国商业竞争摆脱了之前单一的价格竞争模式,向品牌、管理、服务、价格等多元化竞争模式迈进了一大步。”

如今的二七商圈仍吸引着大量消费者,只是商业街已焕新颜。“亚细亚”金字招牌还在,已显锈迹斑斑,商场变成了一家电器城。但它却成为中国MBA课堂上的典型案例,成为一个时代的商业符号。

三条“丝绸之路”联通世界

进入二十一世纪,郑州以腾飞的姿态实现了加入世界“朋友圈”的梦想,2017年更是入围全球城市竞争力百强。其地处内陆中部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愈加显现。2013年7月18日,郑州开通的直达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构建了“一带一路”东联西进陆路通道。

经过5年来的发展,中欧班列(郑州)这一队“钢铁骆驼”在“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运行班次已由当年的每周两班,实现了如今的每周“去八回八”满载往返运行。

近年来,郑州不断通过多渠道向世界扩大商业圈。2014年6月,还开通了郑州至卢森堡的货运航线。截至2018年上半年,这一“空中丝绸之路”航线已辐射欧洲、亚洲、美洲近200个城市。

高效的航空物流配送为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赢得了市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口岸局副局长禹定国介绍,2017年该区智能手机产量达2.99亿部,接近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1/6。

而从2012年郑州成为中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到2016年中国(郑州)跨境电商试验区获批,再到2017、2018连续两届全球电商大会在郑州召开,“郑州模式”的跨境E贸易敲开了世界之门,搭起了河南至全球的“网上丝绸之路”。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有全球购物的便利。

“前些年,郑州市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还不如南方的一个县。”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局袁园说:“经过近年来的发展,2017年郑州市带动河南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一千亿元人民币,走在全国前列。”

21世纪以来,郑州市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联通世界的陆、空、网三条“丝绸之路”,实现了从过去“不沿边不靠海”到如今“买全球、卖全球”的历史性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