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这座历史上因河而兴的城市,如今正借助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机遇,崛起成为世界瞩目的明星城。近年来,面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历史重任,通州区坚持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根本路径,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创新驱动集聚要素资源,全力营造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大笔书写着“北京向东看”的恢弘篇章。
“多规合一”: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历史工程,必须先做好谋篇布局。为此,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标准要求,通州区创新市区联动的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同步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导则以及区域规划、镇域规划,实现总规和街区两个层面的“多规合一”,率先实现多规划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搭建起多层次、巨系统、全方位的统筹综合规划体系,切实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全面、系统、精准、融合的“多规合一”体系,是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精准施策、靶向用力的基础和保障。围绕规划的实施,通州区研究形成《关于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创新的意见》,共涉及五大类21项支持政策,出台了大量落实城市副中心建设任务的规范性文件。
实践证明,通州区在建设城市副中心过程中,正是以规划为统领,大量的政策实施才能做到着力精准、统一协同,保障改革推进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积极试点:以点带面引领全面改革
主动争取各类改革试点,扭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力争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是通州成功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法宝。具体来说,在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率先”“示范”“试点”都成为通州的高频词。
在国家层面,通州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地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区、“雪亮工程”第一批全国示范点、第一批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在市级层面,通州是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北京市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实现项目规划手续由区级办理、率先推行“三证合一”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制度、率先实施水环境乡镇跨界断面补偿办法、率先开展家庭农场创建工作等多个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头的改革实践,让通州区成为改革创新的高地。
在区级层面,通州积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人口综合调控改革试点,台湖镇、漷县镇环卫一体化体系试点,宋庄镇、台湖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率先建成“全光纤城市”,率先推广5G网络等一系列做法,厚植着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这一系列的试点、示范,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和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积跬步至千里,汇细流成江海,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区的目标,也将在这些扎实、密集的试点改革中水到渠成。
多元治理:凝聚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需要创新多元治理方式,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导市场、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汇聚资本、智力、人力等发展要素,形成合力。
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通州区编制完成《通州区行政区划调整总体规划》和《通州区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创新街乡管理体制机制。目前,通州区已全面落实街巷长制,全区4300余名街巷长上任履新。
通州区积极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鼓励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市政公用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建设,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环卫、绿化、交通、河道等领域开展第三方治理。
为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主体作用,通州区建立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主体作用,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同时,推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机制。
通州区还坚持党建引领融入改革创新,制定了《关于在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推进区域化党建、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等8项文件,在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中,为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明确时间、绘制路线图,发挥牵头和推动作用。
目前,通州区建立了街乡党建工作协同委员会,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培育了“三化治理”“双向积分”“双协商”“四有四服务”等一批社区治理品牌,探索形成城市基层治理的副中心经验,全区上下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共同愿景和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