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助力毕节试验区30年“破茧成蝶”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村民新居。 瞿宏伦 摄

“‘城里人’都来我们村里旅游了,现在的化屋村是一天比一天热闹。”冬日里,头发花白的杨开兴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看着村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有点“心动”,琢磨着要不要在家门口摆个地摊,卖些当地小吃和农特产品。‍

化屋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10多年前的化屋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村民住的都是茅草屋,祖祖辈辈都是靠在石头缝儿里种点苞谷,维持生存。村民要想走出村子换些生活必需品,必须经过一段悬崖,要“徒手攀岩”才能走出去。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少数民族同胞在表演。 瞿宏伦 摄

如今的化屋村,干净的乡村小路通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村里还建起了蔬菜大棚、花卉育苗基地、草莓采摘园、乌鸡养殖场。一排排独具特色的“小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组合成千里乌江上多彩的画卷……当地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4年,民建中央将化屋村确定为定点帮扶村,先后在化屋村投入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带动各类资金3000多万元,对全村175户村民民居进行改造,硬化铺设户间便道和院坝,援建小水窖和沼气池,实施了樱桃和枇杷示范种植、肉牛滚动养殖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项目。同时,还协调修通了新仁乡至化屋村14公里油路,成为黔西县的第一条通村油路。

依托于地处乌江鸭池河畔的自然优势,民建中央与社会各界力量攥指成拳,引进社会各方资金,兴建旅游基础设施,帮助化屋村村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族风情体验、乡村度假、乡村采摘、民族手工艺品等一张张乡村旅游“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旅游,化屋村也从深度贫困村转变为“中国旅游特色村”。

化屋村的“蜕变”是统一战线30年来帮扶毕节的一个缩影。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木寨村。 瞿宏伦 摄

2018年9月,贵州14个县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实现“脱贫摘帽”,黔西县名列其中,这是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首个实现脱贫的县。

毕节是中国典型的岩溶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存在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速增长等突出问题。1987年,毕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17元,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3.68%,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自1988年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统一战线积极参与建设,形成了以“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同心工程”品牌。

“扶贫必先扶志”。1992年,民革中央专家考察组到毕节市纳雍县调研,走进陶家寨一所“学校”,只见学生们坐在自带的小凳子或石头上,3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土屋里。得知民办教师陶中友月收入只有25元钱,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学生买本子,考察组人人动容。

为改变纳雍落后的教育状况,民革调动社会及海外各方面力量,为纳雍教育注入资金近500多万元,新建、改建、扩建了13所同心小学,陶家寨希望小学是第一所。5000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告别危险简陋的教室,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据了解,30年来,中央统战部先后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召开6次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协调推动项目900多个,涉及资金1200多亿元;促成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组织986批次、8356人次专家学者到试验区考察调研,培训各类人才32.9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近200所……

航拍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错落有致的民居。 瞿宏伦 摄

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毕节成功摆脱了极端贫困、人口膨胀、水土流失的恶劣境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1987年到2017年,毕节试验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83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10.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7元增加到8473元。

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集智表示,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民众生活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重大跨越、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人口实现了从控制数量为主到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跨越。

然而,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毕节则是贵州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目前毕节试验区还有农村贫困人口72.46万人,占中国的2.6%,占贵州省的25%,是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最大的地级市之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势依然严峻。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邵刚表示,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意义重大,将继续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参与产业扶贫、政策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医疗扶贫、定点帮扶等“六个参与”为抓手全力推进精准帮扶;继续推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积极动员港澳台和海外统一战线成员到毕节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海外贵州商会作用,助推试验区“黔货出山、黔货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