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090491969275.png

文莱海事博物馆内景(图源:国际在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文莱这个国家在中国的元朝时被称作“渤泥国”,到了明朝开始称为文莱。文莱与中国的友好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在几百年前就将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文莱海事博物馆,寻找两国跨越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往传奇。

1542090546784519.png

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明朝文物(图源:国际在线)

文莱海事博物馆所在的地区被称为哥打巴都,是文莱的古都。1997年,文莱在海洋石油勘探过程中发掘并打捞出一艘来自中国明朝的商船,如今这艘商船上的文物都陈列在海事博物馆中。接待记者的是文莱体育与文化部博物馆司前司长、文莱历史和考古学家卡里姆博士。他一边介绍馆藏的珍贵文物,一边将中国与文莱间的那段历史娓娓道来:“这艘船讲述了中国与这个区域国家的交往历史,我们在这艘沉船中发现了超过15000件文物,其中有60%来自中国,其余的40%来自包括泰国的周边国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这艘船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因为泉州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而很多中国商人也来到文莱,因为在那一时期,文莱也是这一区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王国。我们生产樟脑、各种香料、玳瑁,这些对于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货物。”

1542090585518559.png

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明朝文物(图源:国际在线)

根据研究,这艘沉船建造于15至16世纪,而沉船上的货物也证明了这是一艘来自明朝的货船。卡里姆博士表示,在当时的货物贸易中,来自中国的瓷器是最重要的货物:“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商人们用中国的瓷器来交换我们本地生产的物资。你来看这些文物,他们来自中国的泉州、广州、江西的景德镇。”

image.png

文莱古都哥打巴都如今已经被森林覆盖(图源:国际在线)

卡里姆博士介绍说,中国瓷器在文莱古代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瓷器也进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丰富了家庭装饰,装点了餐桌。而在交往中,中国的商人们也逐渐了解了当地人的需要,开发了面向当地的商品。卡里姆博士指着一件展品介绍说:“这是一件本地常见的马来(西亚)坛子,,我们一般都会使用这个样式的坛子,他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是中国人真的非常聪明,他们了解了马来人有使用这种器物的习惯后,烧制了一模一样的瓷质水坛,使用传统的中国青花瓷工艺制作,这比我们原来使用的要漂亮的多了,当然也要贵的多了。”

博物馆坐落在当年中国和文莱贸易频繁的码头,600多年前,这样的商船满载了来自中国的货物遍布博物馆门前的河口。如今,古都的繁华已经伴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但是这里的河边和山上,还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来自中国的古代瓷器碎片。在博物馆外,卡里姆博士对记者说:“我们的关系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也不是这个世纪开始的,而是已经持续了千年,在文莱甚至发现过来自(中国)宋朝使臣的墓碑。”

卡里姆博士曾经在2012年出版过《追溯文莱—中国史》一书,详细介绍了两国间在历史上频密的交往。对于卡里姆来说,最让他兴奋的是中文两国人民跨越历史的交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说如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今天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文莱进行的正式友好访问,他表示:“这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访问,他提出了有远见的‘一带一路’倡议,而文莱也参与其中。因此,这次访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在明朝的时候,我们遗憾地错过了郑和的船队,他没有来过文莱,但是还好,这次我们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