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记者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带领科研团队自主研制的基于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开发的成套网络设备和系统,首次亮相世界舞台,引起与会各国嘉宾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此举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网络空间防御领域高度的技术自信。

据了解,拟态是自然界中一种生物伪装成另一种生物,或伪装成环境中其它物体以获取生存优势的能力。十年前,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共同支持下,邬江兴院士受生物拟态现象启迪,带领团队开始研发拟态计算机。该成果于2013年成功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针对网络信息系统既不能避免、也无法依靠自身来发现和抵御基于未知漏洞后门恶意攻击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独创的具有内生性安全效应的拟态防御理论。历经理论探索、技术突破、系统研制、上线试验、实战检验等全流程艰辛探索,该技术及其成套设备一改以往网络空间“亡羊补牢”的安全问题处理方式,颠覆了当前网络空间“易攻难守”的不平衡态势,可改变网络空间安全“游戏规则”,有望重塑网络空间安全新秩序。

近年来,拟态防御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取得多项"世界首次"级突破——

2016年,由国内9家权威评测机构组成的联合测试验证团队,对拟态防御原理验证系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验证测试,最终结论认为:拟态防御机制能够独立且有效地应对或抵御基于漏洞、后门等已知风险或不确定威胁。

2017年,《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导论》首次出版,标志着该理论已完成理论自洽。2018年以来,在国家工信部统一部署下,包括拟态域名服务器、拟态路由器、拟态web虚拟机和拟态云服务器等多种成套网络设备和系统,开展全球首次上线服务,正在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供业界领先的原创级技术保障。

特别是今年5月,在首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上,由多国顶尖“白帽黑客”组成的22支战队,对世界首套拟态防御网络设备和系统展开了50余万次全方位、高强度的攻击测试,无一成功得手,拟态防御这一我国独创理论的安全属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同期,我国首个网络空间拟态技术与产业创新联盟也正式成立,全力推进以之江实验室围绕工业互联网和工控系统等拟态防御技术典型应用为代表的产业航母,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正在加速聚合。

邬江兴院士在本届博览会现场谈到,网络空间拟态防御技术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能够在当前全球软硬件产业生态环境安全无法保证的条件下,从源头上为治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提供普适性技术与方法,为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新秩序、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提供完整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