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制定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优化供给结构以适宜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贵阳先行先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动人画卷。

论坛成跨界合作桥梁

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保护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贵阳市2008年开始谋划举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并在2009年到2012年连续举办了4届。2013年1月,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论坛每年的主题都紧扣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2013年以来,论坛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核心关键词,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主张”。论坛达成的成果——《贵阳共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10年发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合作的重要桥梁,交流各方经验和信息、总结各类实践和典型案例、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对红线行为“零容忍”

2007年,贵阳市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明确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013年,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态保护审判庭、市人民检察院生态保护检察局、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集中挂牌,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司法体系。

2009年,贵阳市制定《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区域限批制度、监督员制度、超时默认制度等内容,首次被写进地方性法规。2013年,《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出炉,进一步筑牢了生态保护的法制屏障。

坚守环保红线,贵阳态度坚决,敢于说“不”。凡是不符合生态文明导向的项目不能上,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项目不能上,凡是不符合节能减排的项目不能上;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不批,对污染严重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排放不达标项目不批,不符合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处于缓冲区和敏感区的项目不批。

“三个凡是、四个不批”,成为贵阳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几年,贵阳市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所有项目需通过专家库评审投票。仅2017年,全市办理的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就达到1064个,涉及总投资金额2235.04亿元。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从42.3%提高到45.5%,2016年达到了46.5%,基本保持了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开始,以每年近10%的速度攀升,位居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前列。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环保经济成发展主力

就在几年前,贵阳市息烽县石硐镇中坝村、大洪村还是典型的贫困村,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回乡务农,导致2000余亩土地撂荒。

2015年,石硐镇引进公司入驻中坝、大洪两村,发展精品猕猴桃水果产业。2017年,不算土地入股分红,中坝、大洪两村猕猴桃水果产业园区就共用工65600次,发放务工工资720万元,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1.92万元。

昔日千亩土地成荒土,今朝观念一转土生金。中坝村、大洪村的变化,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多年来,贵阳以思路换出路,将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以主导产业为引领,带动全市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2013年以来,贵阳紧紧抓住与北京中关村全面合作,以及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的重要机遇,把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提质转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围绕大数据产业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全面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端产品制造等,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

2017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0%,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大数据正逐步成为贵阳后发赶超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