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称,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10月30日警告说,无节制的消费已经使全球野生动物数目大大减少,引发大规模物种灭绝,并耗尽了地球满足人类不断扩张的欲望的能力。
据法新社10月30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生命力报告》称,从1970年到2014年,所有体内含脊椎骨的动物——包括鱼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有60%被人类活动所消灭。这份报告的依据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对分散在全球各地1.67多万个种群中的4000多个物种的调查。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对法新社记者说:“情况真的很糟糕,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唯一的好消息是,我们确切地知道正在发生什么。”
报道称,对淡水动物而言,在所观察的44年间,它们的种群数量令人震惊地减少了80%。按地区来看,拉丁美洲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该地区同期野生动物的减少接近90%。
另一个数据集证实了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的严重程度,这种事件在过去5亿年里仅仅是第6次发生。
报道称,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是仅仅数百年前的100到1000倍,那时人们刚刚开始改变地球的化学组成,并挤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
以重量或生物量来衡量,今天的野生动物只占到地球上哺乳动物的4%,而其余部分由人类(36%)和牲畜(60%)构成。而在1万年前,这一比率很可能刚好与此相反。
这份80页报告的59名联合作者之一、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皮耶罗·维斯孔蒂说:“统计数字令人惊恐。与人口下降不同,物种的灭绝是不可逆转的。”
对于珊瑚来说,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接踵而至的海洋热浪已经导致全球多达一半的浅水珊瑚礁消失,而浅水珊瑚礁为所有海洋生物的1/4提供支持。即使人类设法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的限度以下——某些科学家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珊瑚的死亡率也很可能达到70%至90%。
一份重要的联合国报告上月得出结论称,气温上升2摄氏度对于世界来说将是死刑判决。
半个世纪的保护努力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老虎、海牛、灰熊、蓝鳍金枪鱼和秃鹰等动物的数目出现了明显回升。兰贝蒂尼说:“如果我们不进行这些努力,情况会糟糕得多。”但他承认,狩猎、栖息地不断缩小、污染、非法贸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伤害——都是由人类造成的——过于巨大,以至于无法得到克服。”
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科学家们称之为‘大加速’时期。这指的过去50年里在使用能源、水、木材、鱼类、粮食、化肥、杀虫剂、矿物、塑料——所有东西——方面的指数式增长。”
人口增长——这一直是发展和自然保护圈内的禁忌话题——的步伐也在1950年左右提速,这个时间已经被科学家们选为被戏称为“人类世”的新地质时期的起点。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然保护人士正在向气候变化领域寻求启发。兰贝蒂尼说:“我们需要一项新的保护自然的全球协议。”他特别提到了195国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的两个关键要素。他说:“其中之一是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对北极熊,而且对经济和社会也是危险的。”他指出,同样,受到威胁的长期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态系统服务——饮用水、适合呼吸的空气、吸收热量的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富饶的土壤——每年价值数十万亿美元。
兰贝蒂尼说:“只有在一个自然界繁荣兴旺,森林、海洋和河流充满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的地球上,每个人才有可能迎来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达成的《巴黎协定》还设定了明确目标:全球变暖必须被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最好是1.5摄氏度——的幅度内。
兰贝蒂尼说,相比之下,与此对应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所确定的许多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不仅过于软弱无力,而且很可能无法实现——只有一个可能的例外。
他对法新社记者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在走向失败。”但是,拥有195个成员国的联合国即将召开的一次会议可能成为一场“革命”的开始,这场革命将在2020年把该公约改造成为“一项保护自然界的新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