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某型电连接器产品生产车间,11名身着蓝色制服的工人各就各位,站立在机床设备旁,认真操控着鼠标,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此前该车间采用传统手工生产,需操作人员45人,年产量仅10万件,产品合格率为90%左右。公司引入航天云网平台,对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车间的年产量可达50万件,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98%”。

作为引领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贵阳市长期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绿水青山正变成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48.66%的森林覆盖率,成就“爽爽的贵阳”

无论何时到贵阳,你都会被扑面而来的绿色所惊讶——一年四季,山青水碧,层层叠叠的绿由近及远,林海起伏,满目葱茏。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上世纪80年代,贵阳就形成了总面积达13.6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本世纪初又建成了总面积达212.03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此后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修复生态活动,到2017年底,贵阳的森林覆盖率达48.66%。“爽爽的贵阳”金名片越擦越亮。

拥有喀斯特地貌的贵阳,生态环境脆弱,贵阳也为此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上世纪90年代末,贵阳较早提出了“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在21世纪初确立了“环境立市”战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市,努力摆脱“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怪圈,摘掉了“酸雨城市”的帽子。

2007年底,贵阳确立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愿景,此后相继率先制定了“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通过33项指标来评定城市功能,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更具操作性。贵阳还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多部地方法规。

2016年,为了让环境更宜人,贵阳市又以构建“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体系为抓手,加快绿道、绿地、公园、河岸等共享绿色空间建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目前,贵阳全市的公园总数达705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正逐渐成形,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0.95平方米,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超过93%,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100%和95.1%。

深耕大数据,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受交通不便、产业结构不优等因素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西部省会城市第三梯队。

对贵阳而言,发展大数据产业是“上上之选”。2013年以来,贵阳紧紧抓住与北京中关村全面合作,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的重要机遇,勇敢地站在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交叉融合的潮头,把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提质转型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围绕大数据产业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全面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端产品制造等,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

2017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0%,占贵州全省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大数据正逐步成为贵阳后发赶超的新引擎。

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一些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开启了二次创业,贵阳朗玛信息技术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进军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产业,打造了向公众提供健康服务的“贵健康”平台,还组建了互联网医院。

“大数据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医疗也不例外。”朗玛公司董事长王伟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该公司坚持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作为医疗的“连接器”和“放大器”,在遵循医疗本质的前提下,通过外延式并购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拓展推动,基本完成了包含医疗信息服务、医疗服务、医药流通、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板块的布局,形成了“一网两院一平台”的医疗服务闭环,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三年入选“互联网+医疗”的企业。

而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为传统产业插上跨越发展的翅膀。

贵阳市观山湖区兴达兴建材公司是一家从事商砼、砂浆、构件等建材产品研发的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商砼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实时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和集成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数据显示,2017年,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2.5,成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城乡“三变”,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

偏远闭塞、交通不畅,贵阳市清镇市新店镇茶店村长期是个“后进村”,经济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2017年春节,长期在外务工、已是一家物流公司经理的张连波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模样与十年之前离开时并无二样。想利用已有的公司资源,为村里的刺梨种植提供物流、技术等支持,但张连波却苦于没有好的发展模式。

当时,贵阳农村正在全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为张连波实现目标搭建了机制平台。于是,茶店村就在已有刺梨产业的基础上,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变”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日渐壮大。

通过“三变”模式,贵阳各区(市、县)村集体以土地入股7万余亩,整合资金2.2亿元,形成股金2.0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2.6亿元;促进农民变股东9.22万人,其中低收入困难户1.67万人;参股经营主体达378个,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民增加收益6800万元,带动低收入困难群体增收1500万元。

2017年,在推动农村“三变”改革的同时,贵阳又创新提出并实施城市“三变”改革,持续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发展新机制。

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义彤表示,“城乡‘三变’改革的目的,就是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让全体人民在城乡‘三变’改革中成为‘股份市民’‘股份农民’,成为城乡发展和治理的‘股东’,积极参与到产业链发展和价值链分配上来”。

如今,一幅山青水碧、乡村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筑城大地上徐徐绘就;一场关乎五百万市民福祉、爽爽贵阳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再次踏上征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