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湿地资源丰富,全市湿地面积29093.09公顷,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但与其他地方一样,一度也出现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功能持续退化等问题。

近年来,海口市在生态立市战略指引下,通过实施一揽子湿地保护工作,海口市不仅实现了湿地入城,还做到了湿地富民,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制度先行

构建湿地保护机制

早在2014年3月份,海口市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保护范围由原来的5万多亩增至12万多亩。2017年7月份又通过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理顺了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了保护修复力度。同年,审议通过了《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

2018年8月份,海口市通过《海口市湿地保护若干规定》,将湿地保护成效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将湿地保护和管理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畴。

“湿地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海口通过建立健全湿地保护长效机制,高位推进湿地保护。”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陈松表示。

海口市各项保护湿地的制度突出一个“严”字。即将于11月1日施行的《湿地保护若干规定》中明确,市民若在湿地炸鱼、毒鱼、电鱼将被处五万元以下罚款,电蚯蚓也将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行政管理部门若违反《湿地保护若干规定》批建项目将被处分。该规定为海口市湿地保护规划的变更设定了严格的程序要求,避免因随意调整规划而减少湿地面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若违反湿地保护规划批准建设项目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的,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科学治理

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海口市湿地资源丰富,这里有1992年中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称为“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有中国唯一的羊山热带火山熔岩湿地;有“水漫为洋、水退为田”、人类与湿地和谐共生的新旧沟湿地。

小船在河水中飘荡、河道中群鱼畅游……对很多老海口人来说,这条“能戏水、能玩耍”的城市内河——美舍河,承载了他们太多的乡愁记忆。作为海南最大河流南渡江的重要支流,美舍河纵贯海口南北,沿岸居民30多万人。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美舍河一度成为让人不敢亲近的“黑臭水体”,是海口人心中的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16年底海口市全面打响“湿地保卫战”。作为首要攻坚目标,美舍河迎来了新的整治。

刚开始听说政府又要治理美舍河了,周边百姓多抱以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嚷嚷了十几年的美舍河整治没什么改观,这次能管用吗?”不少党员干部看到美舍河畔坚实的混凝土堤岸被拆掉,很多人在岸上忙忙碌碌,河道里种植了不少水草,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好好的堤岸,为什么要拆掉?”“不清理淤泥,种水草有啥用?”

原来,这次整治,海口市改变了思路。海口市水务局局长蔡能浩介绍,这次治水使用的不再是过去人工化、“三面光”的河道硬化渠化的治理方式,而是综合考虑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采用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

不仅如此,海口市还将“九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改变过去多头管理、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的管理架构,组织成立了海口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设置了综合组、项目组、专家组、截污纳管组等11个工作组。

事实证明了新理念的正确性。美舍河治理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河水渐清、岸线渐绿,鸟飞鱼跃的美丽场景重新回归。特别是“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从此进入海口市民的视野,优化了区域环境,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休闲和观景宝地。2018年6月份,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情况,美舍河荣登治理良好“光荣榜”。

以人为本

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如何让百姓在湿地保护中充分享受到生态红利,是海口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海口市连续打造了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东西湖三角池公园……根据《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海口市正在着力建设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以及45处湿地保护小区,将使保护面积达6369公顷,占陆域湿地面积的64.38%。

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成为科普平台、研究平台。位于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博物馆,于2011年起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参观人数达7万余人次,累计举办宣教活动50余次。保护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生物、地理、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尤其对中国红树林的药用、育苗和造林重建技术、生物多样性、进化基因组学等领域贡献显著。近年来,相关科研成果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130余篇学术论文,多项课题获奖。

随着创建湿地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快,海口市不断夯实生态底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绿色支撑。尤其是在海南建设全岛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海口市的生态优势成为资本角逐的“战场”、绿色产业高地、乡村振兴的福地。

近年来,海口市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发展布局的重要选择。2017年,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41个,协议投资近1800亿元。2018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普华永道等企业先后落户海口。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绿色产业,依托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正成为当前海口市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来,海口市否决了2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从源头上为保护海口优美环境设置了一道“绿色门槛”。

目前,海口市初步打造了石山农业互联网小镇、演丰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风情小镇等10个特色风情小镇,还从生态角度对乡村进行旅游化改造,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形成了一批特色村庄。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的千亩荷塘,当地村民依靠荷塘就增加超过1500万元的收入;美兰区演丰镇依托红树林湿地开展民宿体验,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

更为可喜的是,2017年海口市入围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遴选认证名单。海口,正在向国际湿地城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