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妇联组织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方法、载体和途径,把广大妇女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如何根据不同妇女需求,更好地为妇女服务?如何解决自身问题,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这都迫切需要妇联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妇联改革把脉问诊,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妇联组织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妇联组织建设在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处的坚强领导下,以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按照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的要求,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妇联组织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上下联动 各级妇联机构改革凸显群众性
2016年,台州市妇联先试先行,在全国率先探索县、乡两级妇联兼职副主席“项目化”公开竞职模式,力促妇联基层组织形态重构。
当了兼职副主席,是不是只挂个名头就可以了?带着项目来,是不是开张“空头支票”就好了?兼职副主席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台州市路桥区兼职副主席金琴云推出“构建全方位维权工作体系”项目,带领一支由15名年轻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一年中共为126名妇女免费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援助。
截至目前,全市选配各级妇联兼职副主席县级24名、乡镇级143名;兼职执委县级28名、乡镇级256名。
在改革中探索出新举措的还有山西临汾妇联,其执委联系服务妇女“1+10”工作法也受到了广泛赞赏。目前,全市近5万名执委已联系服务妇女群众近500万次,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逾百万件次。
《全国妇联改革方案》要求,提高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的优秀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国妇联领导机构的广泛性、代表性。
实实在在的数据显示出妇联组织改革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妇联领导机构中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代表的比例,执委由24%提高到31.5%,常委由16.4%提高到23.4%。
全国妇联配合省级党委组织部完成省区市妇联班子成员调整400余人次,推动14个省份配备挂职副主席15人,实现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配备兼职副主席,共计131人,兼职副主席和专职副主席比例达到1.2∶1。
从上到下,妇联领导机构改革的结构性创新使得领导机构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群众性进一步凸显。
全面推进“会改联” 壮大基层组织网络
“以前村妇代会仅有1名老主任、1名副主任和3名工作人员,改革后有1名主席、2名副主席、15名执行委员,新增了13人。”2016年1月,重庆首个村级妇联——徐堡村妇联正式成立,新任村妇联主席杨颖频欣喜地说。
徐堡村曾经面临“村里留守妇女多,村妇代会工作人员少,妇女工作开展有难度”等问题。重庆妇联针对组织结构头重脚轻,基础薄弱等问题,实行“减上补下”打造精简高效的妇联机关,将工作重心下沉,全面推进“会改联”壮大基层组织。市级妇联内设机构从11个精简为7个,市妇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由214名精简为171名,精简编制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
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是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妇联组织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截至2018年3月,全国62.37万多个村和社区完成“会改联”,覆盖率达到92.81%。同时,城乡社区70多万个“妇女之家”作为妇联组织的基层工作阵地,在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改联”让基层妇女组织网络覆盖到每家每户,进而解决妇女工作力量上多下少的“倒金字塔”问题,形成“妇女工作妇女做”的生动局面。
推进区域化建设 延伸妇联工作触角
2017年8月9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道湾子镇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产生1名妇联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和23名镇域范围内各界女性精英代表为执委的镇妇联领导班子。全旗18个乡镇苏木街道妇联陆续通过换届扩大基层妇联组织成员,有序推进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全国3.54万个乡镇 (街道) 妇联完成区域化建设改革,覆盖率达到88.85%。通过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界限,将乡镇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了全区域,形成了乡镇区域内女性共同参与、开放互动、全面覆盖的妇联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新格局。
在推进妇联区域化建设中,各地妇联组织还推出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湖北省全面推行以传统妇联组织为核心,以妇女社会组织、“他组织”、微组织、自组织、网络组织等为依托的“1+N”区域化妇联组织体系建设;浙江省在女性集中的各类园区、商圈楼宇、特色小镇、专业市场等领域,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妇女之家”或妇女小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基层妇联组织的覆盖。广东省以项目化推进基层“妇女之家”建设,争取省财政3900万元建设1000个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
灵活多样建组织 推动基层妇联全覆盖
2018年9月18日、19日,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妇联、浦东新区社会工作界妇联、浙商协会妇联先后成立,成为浦东新区首批“四新”领域的妇联组织。
在浙商协会妇联的成立大会上,浦东新区妇联主席陆敏之表示,期待妇联能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平台,区妇联将积极创造创新资源、融合共享的平台,搭建企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桥梁,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帮助女性在各领域发挥“她力量”。
在改革中,上海妇联推动妇联组织向新领域、新群体、新阶层、新业态“四新”领域拓展。在各类社区楼组、社会组织、中介行业、专业市场、商务楼宇、开发园区,以及外来务工妇女、自由职业妇女、知识女性等相对集中但还未建组织的“盲区”建立了76家妇联组织。持续推动和深化妇女之家阵地建设,成立上海市妇女之家旗舰园和服务大联盟。探索在其中建立形式多样的妇女组织。目前,各地妇联“流动妇女之家”“妇联+商会”“妇联+协会”等“1+X”组织形式陆续产生,妇女集中地、女性新群体中的妇联组织不断涌现,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两新组织领域妇女组织约14.22万个,其他妇女组织约1.66万个,有效解决了基层妇联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的问题。
各级妇联组织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积极改革妇联领导机构,进一步重构基层妇联组织形态,重塑妇联组织形象,初步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