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700年历史的豆末糖,是云南人舌尖上的美味。在越来越多的纯手工艺被机器生产线取代的今天,普绩不改初心,坚持手工,成功地将它打造成了云南的名片。
普绩 云南通海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传统食品豆末糖七世第四代传人,云南省“云岭首席技师”,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被称为“云南食品艺术的集大成者”。
在美食中品味云南
采访时普绩正忙。中秋节将至,随后是十一黄金周,她忙着打制月饼小样、跟客户洽谈、推新品上市……“金九银十”,正是商家旺季,但普绩更看作是展示传统工艺的好时机。那年中秋,她用纯手工艺制做了一个厚9厘米、直径80厘米、重达30公斤的酥皮稀馅大月饼。“超级月饼”免费赠送昆明五星级酒店,引来惊叹,创下了云南的“月饼之最”,被《昆明日报》誉为“传统纯手工艺的一次精彩亮相”。
有人不解,在商言商,何苦要做赔本的买卖?但普绩认为,传统工艺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可以使企业走得更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云南美食文化,普绩在斯贝佳打造了一个云南食品博物馆,以文化传承、生活体验、工艺展览、休闲娱乐为主题,成为通海旅游的一大亮点。
博物馆既有云南各色食品的起源与介绍,又涵盖了云南各地的人文历史,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云南人生动朴实的生活画卷,为外界了解云南打开了一扇窗,而传承了700年历史的豆末糖自然成了“镇馆之宝”。
普绩与豆末糖的渊源始自外婆。外婆是通海豆末糖世家的第三代传人,从小她便知道,小小的豆末糖有它的味道传奇。700年前,蒙古大军入滇,士兵们将青稞、大豆捣成面,和麦芽糖放入行军袋中,作为食品备用,因长时间奔袭颠簸,豆末、炒面将红糖一层一层裹起来,形成了豆末糖的雏形。
普绩七岁随外婆做糖,外婆用过的每一样物件她都熟悉。“驴蒙着眼,不紧不慢,一圈圈拉磨磨豆面,那老时光至今如在眼前……”外婆搓糖用的面板、熬糖用的炉具、给豆末糖包装封口用的煤油灯……那些老物件里,印着童年,刻着记忆,虽然年久破旧,但普绩舍不得扔掉,她将它们精心整理收藏。慢慢地,老物件里,又多了斯贝佳创业时的物品,点点滴滴,如滚雪球一般,老物件越来越多,此时“做一个食品博物馆”的念头也就冒出来了。
2015年,博物馆全面落成并开放,普绩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斯贝佳沐春坊。在此徜徉,不仅可以感受云南的人文历史及美食文化,还能品尝新鲜出炉的酥香豆末糖。如果有兴趣,参观者还可以跟师傅一起,亲自动手做一盒美味的豆末糖。而对于走进博物馆的孩子们来说,这里既是美食天堂,也是历史课堂,通过参与传统食品的制作,孩子们了解了祖辈们在此生生不息的生活历史,无形中多了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对传统手工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700年传承的工艺没有丢
豆末糖香甜的味道伴随了普绩童年。那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外婆熬糖。苦吗?不。反倒觉得有趣,像一场好玩的游戏。看着糖浆慢慢冷却,在外婆手里拉出一道道白丝,黄黄的豆末粉一层层裹上去,那感觉既神奇又美妙。待第一锅糖出锅,外婆总是将最好的一块先给她,“那是外婆最好的礼物,也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外婆是做糖高手,她做的糖,不到晌午就能卖完。普绩问外婆:别人家的糖都做12层,为什么我们家要多做几层?外婆告诉她,豆末糖的特色在一个“酥”字,层越多则糖越酥,料越精则味越浓。终于有一天,外婆的豆末糖包到了17层。
然而普绩还是好奇,即使同样做到17层,外婆的糖为什么也比别人的好吃?有人说外婆有秘方。真的吗?为什么我没看到?她认真的样子把外婆逗笑了:秘方?有!外婆让她记住,做糖不仅要用心,用料更重要。料不好,做出来的糖会差些味道。的确,外婆用料很讲究,她用的黄豆都是一颗颗挑出来的。
长大后普绩顺理成章成了做糖人,“像外婆一样,做最好的糖”成为她的人生信条。当时她工作的糖厂引进机器生产线,产量上去了,口感却下来了。普绩为此很着急,“引进机器很简单,可一旦扔掉传统的手工技艺,再想捡起来就难了,以后世上怕再也没有纯粹的豆末糖了。”作为豆末糖七世四代传人,她不想这项传统技艺砸在自己手里。后来创立斯贝佳,最初也购买了一条机器生产线,但普绩不许用。机器产量大效率高,尤其在生产旺季,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有人趁普绩外出时悄悄启用机器。但普绩有“特异功能”,仅凭嗅觉便发现了异样,一向好脾气的她很生气,把所有机器生产的食品都打入“冷宫”,最后索性拆掉了机器。人家不解,怪她太“较真”,咱机器的手工的混着卖,谁能知道?普绩一脸的严肃:做生意以诚为本,既然号称手工,就必须保证手工制作。食品制作是一门艺术,其质量关乎荣誉与尊重,来不得半点马虎。
手工制作口感好,但成本高,市场价格不占优势。当时通海有家知名糖厂采用机器制糖,生意很是红火。普绩曾担心:万一我的糖卖不动咋办?后来她试着在街上开了家店铺,没想到顾客盈门。尤其让普绩欣慰的是700年传承的工艺没有丢,外婆的手艺没有丢。
纯正的豆末糖留住了云南人舌尖上的记忆,成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绩也成为非遗传承人。
土特产变身高端食品
传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传统的豆末糖并非尽善尽美,比如保质期短、运输易碎等。“外婆的手艺虽然好,毕竟也有局限性,如果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再糅合现代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将豆末糖的层次做得更多,口感更好。”
外婆曾将豆末糖包到17层,这成为做糖人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普绩想破解这个魔咒,她开始四处拜师学艺,同时也在试验中一次次摸索。那是段艰难的日子,“初见师父,你只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人家凭什么教你?”有次她前去拜师,话没说完就被师父的女儿拒绝了。但她再去、再去……人家烦了,见她就撵,不走就骂。当她又一次硬着头皮敲开门时,师父被感动了,悄悄告诉她,你先回去,等我女儿上班后你再来,反正我年纪大了,他们又不学,我也带不走。
普绩先后拜了29位师父,用了7年时间,做了上千次试验,终于将豆末糖做到了29层。
豆末糖的口感提升了,但运输易碎的问题仍未解决。普绩想到了巧克力。如果用巧克力包裹豆末糖呢?她想拜国内巧克力专家季顺英教授为师,但季教授婉拒。普绩不甘心。听说季教授在广州讲课,她订了机票就赶去广州;季教授回上海,她尾随其后也去了上海;季教授去成都,她又是一路同行……最后季教授被感动了,答应收她为徒,但也提醒她,你可想好了,上一套包装设备要几百万元,失败了就是灭顶之灾。普绩不甘心豆末糖永远都是“土特产”,而要升级为讲究的食品,她甘愿冒险。
她成功了!穿上了巧克力“外衣”的豆末糖不仅解决了易碎问题,保质期也延长了一半,并以“外脆一层、内酥千口“的独特口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至此豆末糖完成了由传统土特产到现代高端食品的华丽转身。“今年我们又推出了纯脂抗氧巧克力豆末糖,这也是国家专利产品。”
在普绩手里,豆末糖一直都在变、变、变,但无论怎么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没有变,熬、压、拉、揉、滚、搓、切数十道工艺一个都不少,“就连糖的温度都是靠触摸来判断,手就是温度计。”有专家如此称赞:“酥糖加工温度保持156℃,采用76道纯手工艺,达到层数29层、每层厚度1.1毫米,这样的产品和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绩的愿望是:做云南手艺最好的制糖人,让传统手工技艺永续传承,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营养、更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