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升级之际,中国对外经贸的数据接连出台。中国9月份外贸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增长率远超市场预期,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更是力压美国,重登世界之巅。15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由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目标之一就是逼迫外资撤离中国市场,联合国贸发会议此项报告一经发布,被全球市场和社会各界视为对美国现任政府“打脸”。

毫无疑问,这是成百上千投资者“用脚投票”,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潜力、向中国商业环境及其不断改善前景投出的信任票。美国名义GDP规模仍然比中国高出不少,美国经济又正处于景气期,去年年末还通过了大规模减税法案,实施了大面积、超强力度的放松管制,使美国在招揽外资方面本处于比中国有利得多的地位。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还能落到中国之后,表明美国错误的对外经贸政策、失控的国内政治斗争已经对其商业环境和经济增长预期产生了可感的损害。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延续,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将日益显现,并推动已经走到景气峰顶的美国经济加快滑向不可避免的萧条。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也遭受了这样那样的冲击,但由于准备充分,应对有力,实际表现明显好于预期。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数据,便是最大的无可反驳的事实。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投资者心理天平倾向中国一方,我们有信心在争夺投资的长期竞争中胜出。

上半年利用外资数据超越美国,增强了我们应对贸易战的信心,更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全球性贸易战的危中之机。因为美方的任性做法大大提升了该国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生产不得不由此加快重新布局,这对于我们在汽车产业、芯片与其他高技术产业、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都会制造一系列潜在机遇。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及时抓住。而要抓住机遇,化挑战为契机,关键在于我们发挥体制在动员能力方面的优势,以应对贸易战为切入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顺应客观经济规律清理此前积累的一些不可持续做法。

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外贸本来就是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减速的环境下,攀上全球货物贸易出口世界之巅的。20世纪80年代席卷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集团的债务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历次危机最终只是凸显了中国抗冲击能力的优势。

5年前在全球贸易急剧减速前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发展的深刻洞察力。美国强加于我们的贸易战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中国有能力把冲击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无论过程有多少波折,中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任何外部因素都不可能阻止中国的发展步伐。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