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午12时50分,装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大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的集装箱顺利运抵洋山深水港冠东码头。为此,上海洋山海关提前了解展品进境安排,第一时间联合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实施登临检查,依照进口博览会快速绿色通关作业流程,为货物提供高效监管服务。再过20多天,高约8米的“金牛座”龙门铣床,将亮相进口博览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区。
“进博会,我们来了!”“培训充电,我们是认真的!”10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的140名学生志愿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专题集中培训。入选的140名志愿者将在展会期间提供涉外交流、新闻传播、国际贸易、心理咨询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
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脚步临近,上海已全城热力涌动——世界最新、中国首秀产品从全球各地搭上货轮、乘上飞机漂洋过海来到东海之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细节务求极致,服务争创一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上海正以崭新面貌、开放姿态静候八方宾朋。
连通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二层步廊日前全面完工。陆潇仪摄/光明图片
1.细节极致,对标最高标准
从万商云集的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到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走路多长时间?答案是10分钟。
国庆前,全长504米、最大跨径36米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二层步廊延伸工程全面完工,这条“空中捷径”将实现客流更加便捷的双向流动。展会期间,这条廊道还将成为一个观景平台,为市民打造一处更加人文、更加绿色的“驿站”。漫步其间,潺潺河水、川流不息的车辆交织成一幅独具魅力的城市图景。当夜幕降临,二层步廊的灯光效果还将呈现出一幅廊转灯回、虹卧绿波、飞鸟振翅的瑰丽光影。
二层步廊是进口博览会配套工程的缩影。目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围的15条配套道路已全部具备通车条件,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各类交通工具的保障工作专项方案已经细化。博览会期间,这个交通网络将迅速分解人流、车流,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快进快出”。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为入院咨询人员提供贴心服务。光明图片
如果说交通的便利程度,决定了人们对于一个展会、一座城市的“第一眼”,那么展馆周边的交通引导标识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作为进口博览会交通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标识必须从需求出发,让各方往来人员一目了然,方便他们快速便捷找到目的地,还要与周边整体环境衔接融合,更好展现城市整体品质。虹桥商务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开始,他和同事就在展馆周边的道路上步行、开车,走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查找问题,只为每一块标识都精心设计、科学设置、不断优化。
展馆内硬件和软件的细节,也直接影响着参展商和观众的体验度。此次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展的80个参展国均已确定组展机构和展示内容。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00多家。在绽放的“四叶草”展馆中观展需要脚力,也离不开精细管理的保障。为了让更多人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管理方开发出了一款内部导航APP——只要输入想要到达的地点,系统就能自动导引你抵达,免去了迷路的烦恼,也防止人们在局部地点过于集中而引发危险。
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上海正以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精细化管理对标一流标准,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为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