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粮食购销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仓储物流能力大幅提升,加工产业不断壮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流通监管水平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从饿肚子到“吃饱”“吃好”

今年76岁的北京市民阎先生至今还记得年轻时在山西拿着粮票排队买粮的日子。那时,粮食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只有15斤粮食,饿肚子是常有的事。1978年以后,随着生活逐渐改善,他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的问题了。到1993年,食粮供应更为丰富,国家取消粮票后,他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粮食品种了。如今,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吃得既营养又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的局面,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4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至2013年的6亿吨。现在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297.7公斤上升到2017年的444公斤,增加了49%。

中国粮食研究中心主任颜波认为,4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成功实现了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人口的奇迹。

40年来,粮丰民富,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品供给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主副分开、家庭作坊式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转变,吉林大米、广西香米、山西小米等粮油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优质粮油供给水平大幅提升。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