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新时代的网络音乐”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相关要求,针对网络音乐这一新兴的文艺类型开展深入研讨,探究网络音乐的艺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梳理总结近年来网络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新时代网络音乐的应用与前景,并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网络音乐评论,为推动网络音乐健康发展提供思考与建议。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谢嘉幸,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汤琼,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志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蒲方,中央音乐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刘红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项筱刚,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副教授丁旭东,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小莹,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杜莹,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李广平,中国青年智库论坛执行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网络文艺委员会秘书长庄庸,中国文化报周刊部负责人、文艺评论家杨晓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音乐节目中心首席制作人(主任编辑)付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音乐传播》责任编辑魏晓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陈乾,菠萝BOLO CEO郝舫,微博音乐运营总监杨薇,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政府事务总监韩旭以及媒体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刚杰参会并讲话。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北京评协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网络音乐是一种新兴的文艺类型,是互联网时代下音乐艺术与网络深度融合发展的结果。近年来,国内网络音乐发展迅速,网络音乐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互联网音乐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秩序开始形成;网络音乐创作环境有所改善,各大网络音乐平台纷纷推出对原创音乐人和原创音乐作品的扶持计划,对网络音乐创作的关注和重视明显加强;版权环境逐渐开放,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日趋完善。但同时,网络音乐也面临着内容管理、版权保护、产业化发展、音乐评论话语创新等一些问题。新时代,如何引导和促进网络音乐健康发展,是当前音乐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今年,北京市文联、北京评协开展了“2018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活动,截至目前已围绕美术创作、话剧民族化、非遗保护与传承、现实题材电影、小剧场戏曲等文艺热点开展了6场专题研讨,此次研讨会是第7场。下一步,北京市文联将结合深化改革,加强对网络音乐内容创作、作品成果转化、音乐人才队伍建设、版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改进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措施,推动建构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健康的创作氛围,促进网络音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