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南宁举行

图为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现场。 蒋雪林 摄

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1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东盟智库研究单位知名专家学者、高校、科研单位代表、相关部门官员共200余人与会。

本届论坛以“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回顾与展望”“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论与实践”“共建共享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中国—东盟创新开放合作”“加强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等5个议题,设有开幕式、主旨演讲、分类研讨等环节。

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张彦通当日在会上表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是地区稳定之锚。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面临相同的境遇,有着稳定与发展的共同愿景。双方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关键在于深化战略互信,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

他说,创新是“加速器”,双方开展创新开放合作,能够更好地契合各自的发展重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民心相通是重要组成部分,双方智库应主动作为,积极探讨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共同厚植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韩大川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不仅为中国—东盟搭建了经济合作之桥,也铺就了人文交流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需要双方智库通力合作、贡献智慧,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官方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民意通达上做好桥梁和纽带。中国社会科学院愿与各国、各地智库相互支持,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图为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蒋雪林 摄

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菲万·卡杜斯·恩格西维丽表示,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日趋成熟,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将为双方长期友好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也给双方的发展战略对接带来难得机遇。老挝对“一带一路”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为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老挝将继续深化与地区相关国家的合作。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宋春奔表示,目前,中国通过一些双边项目计划向柬埔寨给予优惠贷款和发展支持,这些措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到柬进行合资开发。未来,柬中两国在公路、铁路、海港、电信和电网方面的合作需通过创新加速发展。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表示,尽管中国—东盟目前存在一些小误会、小分歧,但双方之间的合作一直非常顺利。这些小误会、小分歧可以通过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共同利益解决,促进本区域发展稳定与和平,共建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表示,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创新、合作领域拓展、合作项目推进、合作需求更新,都亟需各国智库的广泛交流与深入研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并深刻影响着区域合作。

杨静华说,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窗口,目前进入了“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时期,未来将站在中国与东盟“拥抱创新、链接全球”新起点上,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是中国与东盟专家、学者的高端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近两年,该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东盟区域外的国家智库机构参与,为加强国际智库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参事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