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料。

据了解,微塑料的概念是英国科研人员于2004年首次提出来的,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它体积小,肉眼往往难以辨别。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据悉,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通过过滤海水形成了滤膜。科研人员通过显微镜观测滤膜后发现,滤膜上有五六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滤膜中央的蓝色纤维细线,密度略高于大洋平均水平。据初步估计,这些微塑料很可能是纤维状的塑料绳。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预警人类活动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据统计,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部垃圾的60%至80%,在一些地区塑料比例可达90%至95%。据估计,全球超过5亿件、至少25万吨的塑料目前浮在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