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9月3日电 专访:中国为非洲经济发展树立榜样——访IMF非洲部主任塞拉西

新华社记者高攀 胡友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非洲部主任阿贝贝·塞拉西日前表示,中国为非洲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中国经验助力非洲国家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夕,塞拉西在位于华盛顿的IMF总部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说,中国的发展之路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收入不断提高,这为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榜样激励。

塞拉西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和智力支持。依据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非洲国家可以学习如何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方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也将为非洲国家“攀爬技术进步的阶梯”和追赶发达国家提供重要参考。

作为长期参与IMF非洲部事务的官员,塞拉西说,中非合作是多层面、全方位的:中国不仅是非洲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也是非洲的重要融资来源,中国还为非洲提供了许多专业技术。

塞拉西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担任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政府经济顾问,他对当时埃塞俄比亚向中国学习修路技术的经历记忆犹新。他说:“我们想尽最大努力学习修路的新技术,包括铺设柏油路的最好和最快的方法。”

如今,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支持者。塞拉西感叹道:“技术转移很重要,这让埃塞俄比亚企业也掌握了修路的技术。”

塞拉西关注到,近年来两国接触“更加深入”。目前中国企业正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工业园,帮助该国从农业国家逐步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化国家过渡。而这也是中国帮助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塞拉西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将为中非合作提供新的契机。这将促进区域间接触,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并成为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载体。

对于中非合作论坛,塞拉西表示,中非关系非常紧密,在政府之间以及民间和个体层面都是如此,非洲人民已切身感受到中非合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未来,建立有效机制确保中非合作继续深化非常重要。他说:“与十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非洲人赴中国旅行、买中国产品,这些都说明了非洲企业和民众对中国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