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延科援引中国陆基战略核力量组成的综合数据说:“中国近来在更新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库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风-31和东风-31A的数量超过了老旧的东风-5。今天,东风-5导弹约有20枚,东风-31和东风-31A约有30枚。”他认为,尽管成就显著,但现有战斗编成仍远远逊色于俄美。
文章称,2009年,公开消息来源提到了中国新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据认为,得益于比其他固体燃料导弹更远的射程,它将完全替代老旧的液体燃料导弹东风-5。
文章认为,东风-41射程15000千米,最多能携带10枚可突破反导系统的分导式弹头。专家认为,新的东风-41系统主要将部署在井下。
综上所述,可以说,尽管近年来中国在完善陆基战略核力量方面取得了种种成绩,但洲际运载工具的数量依然不足。此外,令北京十分不安的是,即便是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也能较为轻松地拦截中国相对不多的单弹头和分导式弹头。
资料图片:2017年7月20日,立陶宛希奥利艾基地,美军“爱国者”导弹参加北约多国地空演习。(新华社/美联社)
其他武器的情况
马基延科提醒说:“中国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也没有好多少。”中国战略轰炸机的代表是各种版本的轰-6轰炸机,该型轰炸机是按许可证对苏联图-16远程轰炸机的复制。
文章称,轰-6的最新改型为轰-6K。与前者相比,它使用俄罗斯制造的新式D-30KP-2涡扇发动机,升级了驾驶员舱,增大了进气道和雷达天线整流罩,取消了23毫米自卫机炮。
文章称,轰炸机可携带多达6枚“长剑”-10A巡航导弹,普遍认为,此款导弹射程为2200千米,但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数字被严重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