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  

——谈军事人员现代化

国防大学教授课后与研究生学员交流。罗金沐摄/光明图片

【讲武堂】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政治和战略全局高度,总揽历史、现实与未来,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战略目标,为军队人才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当前,强军事业千头万绪,军事人员现代化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努力把我军人员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美国军界人士曾惋惜地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战斗力。谁先抢到军事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取得胜利。长期以来,我军建设面临“两个差距还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人员现代化的重要性,对于我军现代化来讲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当前,无论是综合国力竞争还是军事实力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实现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不仅急需大批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更需要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才为此而奋斗。衡量世界一流军队的标准要素很多,既要有一流的军事思想、一流的建设理念、一流的战略战术、一流的武器装备、一流的军事制度、一流的训练水平、一流的管理思维、一流的后勤保障,更需要有一流的军事人员。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下功夫提升军事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科学配置、合理使用的水平,积极培养热爱军队、投身军队的职业军人群体,努力打造一流军事人才方阵,切实在人才建设发展上有一个很大加强。人是军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才能渐行渐近渐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革命。信息化智能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也是新军事革命的本质和核心。这场军事革命,必将加速推动世界主要大国调整军事战略,加快军队转型步伐,加大信息化建设推进力度。当前,人类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变,智能化战争初见端倪。未来战争将不仅仅是高技术兵器的硬对抗,更是人脑之间的软较量,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军事人才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宰。传统的“以量取胜”将被“以质取胜”所更替,“力的格斗”将被“智的博弈”所取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高素质军人是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恩格斯在《步枪史》中鲜明提出了“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的著名观点。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进步,对人的要求也必然随之提高。关于人在战争制胜中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等重要观点。革命战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相结合过程中,我军由起初以农民为主体的地方武装,迅速实现向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革命武装集团转变。由于我军人才济济、强将如云,尽管武器装备十分落后,环境条件十分艰苦,但仍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

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内涵要义

人员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对人员发展的时代要求。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必须搞清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内涵要义。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概念,体现在现代化军事人员具备的素质上也是如此。冷兵器战争中,战争是体能与体能的对抗,身强力壮、弓马娴熟,是军人高素质的重要标志。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中,战争是化学能和机械能的对抗,体能的作用下降,技能成为军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化战争中,战争是在信息主导下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军人个体技能的作用下降,对信息的运用能力成为军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具体来讲,信息时代的军事人员在素质上,要求必须掌握信息化的作战理论、武器装备和作战手段,具备能够适应战场信息共享、指挥自动化、作战要素一体化、战场对抗体系化和作战力量联合化的能力。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军事人员素质中最核心的构成,评估一支军队现代化水平主要看其信息化程度,评价一个军人的素质也要看其信息素质。

信息时代的军事人员除了信息素质外,还必须具备综合型的能力结构。一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时代对军事人员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更严苛。主要表现在,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自主突破思维定式和思维旧习,善于多角度思考、研究军事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葆有创新勇气,能够排除各种干扰,果断坚定地把改革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掌握科学的方法,能干事干成事,使创新有较高成功率。二是战略控局能力。信息化战争是具有全维全域性的战争,作战行动在陆、海、空、天、电、网以及认知和心理等领域全维展开,战略、战役、战术行动以及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高度融合,作战力量高度一体化系统化,这就要求现代化军事人员尤其是指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战略观念和全局把控能力。三是战场驾驭能力。未来战争无论如何信息化智能化,其本质都是以暴力手段进行的对抗。战争的危险性、复杂性超过任何其他社会活动,这就要求军事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军事实践阅历,能够掌控和驾驭战场复杂的斗争态势和局面,引导战争最终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推进军队现代化,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不可能单靠一两个英雄式的人物,而必须有一支可形成综合能力和整体合力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的类别主要包括:复合型指挥人才,既深谙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理论,掌握信息化作战的指挥艺术和谋略艺术,又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熟悉信息化武器装备;智能型参谋人才,具有与指挥员同步思维甚至超前思维的能力和信息化谋略意识,善于在作战中运用和发挥信息要素的作用,掌握信息化作战手段与方法;权威型科学人才,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统揽军事高科技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能为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专家型信息技术人才,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精通信息化武器、信息网络系统操作、维护和管理,深谙网络攻击、网络防护、网络检测和网络修复等;创新型军事理论人才,深谙战略、战争与作战理论,以及国防与军队建设理论,懂得军事信息技术,理论创新能力强,能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出理论创见;精英型作战人才,能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正确组织战场信息作战,合理运用各种战法,实现战役战斗的胜利。多能型的军事人才队伍,是军队现代化对军事人员总体能力素质的时代呼唤。

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贯彻落实习主席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关键是要有实际举措和可靠抓手。要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牵引,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加快我军人员现代化进程。

坚持以构建科学标准体系为前提。我军军事人员,如果从具体对象而言,指的是服现役的军人和为军队服务的相关人员。人员类型及其承担的使命任务不同,现代化的标准内容不一样,衡量的尺度也不一样,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首先要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级各类军事人员现代化标准体系,并细化量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一方面,便于各类军事人员能够对照标准指标进行自测自检,正确评价自己,明确努力方向,激发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推动人员现代化建设中,便于各级党组织有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遵循,规划好所属单位人才成长路径,提高人员现代化建设质量效益。

坚持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军事人员现代化关键靠教育,而教育模式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要始终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原则,切实按照“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模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充分发挥出院校教育“孵化箱”、部队训练实践“磨刀石”,以及军事职业教育“助推器”作用功能,共同催生出一大批我军各类优秀军事人才,不断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工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以推动军队职业化路子为根本。实施军队职业化,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人队伍,有利于保持军事人才队伍稳定,有利于减轻国家每年承担安置转业军人带来的压力。要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军队职业化的有益经验做法,结合我们的国情军情,加快探索推动我军职业化的步伐。用坚持走军队职业化的方法路子,不断健全完善不拘一格的征兵选拔、灵活务实的人才保留、相对优厚的待遇保障等制度机制,从而达成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最终目的。

坚持以军民融合共育人才为辅助。军民融合很重要的体现是军民人才的融合。地方人才是部队人才的重要源泉,是军事人员现代化的有力补充,能够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和强大支撑。尤其在军民融合共育人才方面,聚焦强军急需的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武器系统、气象水文等信息化领域高端人才,采取“梯次融才”“借地育才”“借才引智”等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种类,开辟军事职业教育新渠道,有效运用丰富的社会人力资源,缩短军事人员现代化周期,努力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牵引国家教育资源向军事能力建设转化。

坚持以拓展国际化视野为补充。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要拥有国际视野,善于放眼世界,主动瞄准强敌,确保超越对手、高人一筹。要利用与外军开展联演联训契机,全方位锻炼提高一线军事指挥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从“开门练兵”中查找差距不足、磨练摔打提高;要坚持把参加国际军演作为战备训练、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将本土演练转化为在国际海空域以及未来可能的作战方向上强化训练,做到未雨绸缪。要建立健全与不同国家军队相互间的访问交流机制,开设国际军事论坛,加强国际军事交流;健全完善系统的军事比较学,研究外军先进军事思想、军事战略、武器装备知识、主要作战对手军事术语和作战语言等,做到知己知彼,增强应对未来不测之能力。

(作者:徐远兴 李晓辉,均系军事科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