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私家小院”、“庄园”,将回归“大棚”原状。近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制定发布《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违法违规用地整改标准》,对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各个细节进行了全方位规范。各区将据此标准组织整改,刹住违规占地、私盖“大棚房”的违法行为。

重点整治“单栋大棚房”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改标准》一共八条,其中前三条与第四条一部分针对的是整个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第四条另一部分及后四条针对的是单栋大棚项目。此次排查清理整治工作的核心是“大棚变住房”或“圈建成庄园”,所以《整改标准》的重心是单栋大棚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的整改。

《整改标准》第一条明确: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设施、附属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者必须按照备案范围和内容使用土地,确保农地农用。严禁违法违规转包、转租或变相买卖行为。并在第二条中注明: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需在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标识牌,注明项目编号、建设主体、建设时间、占地面积、地类性质、土地用途、建设规模、举报电话及受理举报单位等,并在网上公示。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整改后通过验收的项目,将由市农委统一安排,在网上公开公示。

《整改标准》第三条对场内道路进行了规定: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的场内道路宽度不得超过6米,且其占地面积应在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内。

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此条标准主要针对道路超宽甚至变相建成明文禁止的大型停车场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封闭庄园”围挡将拆除

之前,一些大棚为掩人耳目,外面建围墙,里面超面积建“耳房”,将“大棚”变成私家封闭庄园。为封堵这种现象,《整改标准》第四条规定:大棚类设施农业项目四周和单栋种植大棚外,不得建设非可视化的围墙或围栏,不得妨碍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第五条规定:单栋种植大棚只能有一个看护管理房(俗称“耳房”)。看护管理房只能为单层且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5平方米。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考虑到《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27号文”)实施前,未对生产管理用房面积做具体规定,因此今年7月25日市政府专题会议明确,对“127号文”实施前建设的单栋大棚生产看护房,超出面积不多的、一时难以整改的,在对住人等问题完成清理后,可由区政府申请挂账处理。挂账后,该项目即确定为违法待整改项目,不能在此基础上再次改建扩建,不能再享受农业补贴、拆迁补偿等。再建设时必须按照不超过15平方米标准进行。

■ 解读

“确保农地农用不走样儿”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指出,“127号文”规定,设施农业项目在生产结束后,经营者应按要求进行土地复垦,占用耕地的应复垦为耕地。单栋种植大棚作为生产设施用地,更要注意保护土壤耕作层,确保耕地质量不受破坏。针对这些要求,《整改标准》都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标准》第六条规定:单栋种植大棚内外不得硬化地面,不得破坏耕作层,但为生产需要,在大棚内外可使用透水材料铺设一条便道,宽度不得超过60厘米。确因生产需要适当增加宽度的,要通过向主管部门备案方式确认。第七条明确:单栋种植大棚内外及看护管理房内,不得配备用于固定居住的生活设施;大棚内外不得堆放与农业种植无关的物品。处于禁养区范围内的种植项目,不得进行畜禽养殖。第八条规定:“大棚房”拆除整改后必须恢复种植条件。出现闲置、废弃农业种植大棚一年以上的,要积极采取措施恢复耕种,防止耕地撂荒。

“通过这些标准,将确保农地农用,‘大棚’不走样儿,不变味儿。”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说。(邓琦 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