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与中国开展科研合作已经是不少英国科研机构的重要方向。这得益于2017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发布科技创新合作战略,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制定的首个双边科技创新合作战略,也标志着两国在近40年科技创新合作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中国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英国则积累了深厚的科研资源和实力,两国在科研方面有相得益彰的互补性。

两国持续深入科研合作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介绍,自2014年以来,双方在中英联合科学创新基金(英方称“牛顿基金”)框架下共同支持开展了460个合作项目。中英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搭建了未来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框架,涵盖了一系列优先合作领域,包括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技术等,同时规划未来合作的新机制,包括年度旗舰挑战计划等。未来双方将在研究创新、新技术产业化等多方面开展全链条的广泛合作,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约翰·英纳斯中心是全球知名的英国科研机构,主要聚焦植物学、遗传学及微生物学领域,该中心和北京、上海的科研机构共同开展了超过20个合作项目,并且两边的科研人才交流非常频繁,国际化程度较高。

约翰·英纳斯中心主任戴尔·桑德斯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科研不但在国际合作程度上“持续提升”,部分领域的科研质量也“已达到一流水平”。桑德斯主要从事代谢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他以自己从事的领域举例说:“中国这方面的科研质量已经与英美处于相同水平。”

桑德斯回忆说,他早年攻读博士学位时,对中国的科研论文还没有什么认识。“但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绝对让人惊讶,学术成果的质量也同样如此。因此对我们来说,与中国开展合作能获得很好的助益。”

桑德斯已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中国政府也向他这样的顶尖海外人才提供了便利措施——桑德斯目前已经获得了中国R字签证,这类签证发给中国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桑德斯表示自己平均每年要去中国四次,获得R字签证更方便他前往中国开展交流,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才的重视。

中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据最新发表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国在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保持快速上升势头,榜单显示美国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国已攀升到第二位,超过德国、英国、日本等科研大国,并且在前十大高质量科研产出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实现相关指数正增长的国家。拥有大量科研院所和研究人员的中国科学院继续位居榜首,其余进入前十的还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

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温班克斯评价说,中国持续和显著地提升了指数排名,四所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位居全球大学研究机构25强之列。自然指数是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数据库,其年度榜单追踪了每年发表在82本高水准期刊上的科研成果。

在中英两国不断加深科技创新合作以及人才交流的大背景下,不少海外学者都感受到这些年来中国科研水平的快速上升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郝玲教授来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年来她见证了中英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潜力。在英国的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两国在科研领域各具优势,具备深入合作的潜力。郝玲说,“在英国,科研方面最吸引人之处是丰富的科研信息和方便频繁的国际交流,研究团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以及国际领先的设备和环境”。她还表示,“这些年来中国的科研水平快速提高,科研环境很优越,机会也越来越多,工作方面有很多吸引人的机会”。

空间科学研究优势互补

在众多领域中,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尤其瞩目,在过去数年间已实现了多项空间科学领域的突破。英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此前刊登一篇新闻特写说,中国正努力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相关的国际合作也在增多。

从中英合作角度看,一方面,中国在空间科学技术上进步明显而且在卫星应用等领域有着很大需求;另一方面,英国长期积累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也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军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英双方都认为空间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并且双方都很感兴趣的领域。”据徐立军介绍,双方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比如建立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方依托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促成双方在原子磁强计、高分辨率轻小型相机、空间科学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

据介绍,中方在遥感观测平台、卫星应用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英方优势则体现在空间科学研究以及面向卫星应用的空间探测载荷研制、地面应用的测试仪器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将中英平台技术与载荷技术的优势互补,可以在包括农业遥感等方面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英国航天局的高级官员克里斯·李对记者说,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卫星能够在农业、气候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提供许多关键数据,并且在中国成功应用后,“我们双方有机会共同将这些技术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去”。

以农业遥感科技为例,目前在双方资助下,中英科研团队开展了有关卫星应用的多个合作项目,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大范围高机动协同多尺度遥感平台技术、多平台高光谱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养分精准分析决策等。这些新技术在精准农业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从基础的遗传学到卫星遥感方面的实际应用,中英科技合作的水平都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所长保罗·纳斯告诉记者,自2011年开始,英国就成为中国第二大科研合作伙伴,“我认为中英两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好,两国也都致力于推动这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