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彻查公开才能有效回应猜疑

近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网上疯转:4名来自郑州、洛阳等城市的家长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举报河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以往,曾出现过个别考生不愿面对成绩,为了应付“望子成龙”的父母而编造谎言的个案。正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高考分数“被调包”骗局年年上演,其实是小孩一直忽悠家长,最后忽悠到自己都快相信了。福州曾有一位参加高考的男生考了300多分,便拿着高招办发的成绩条到打印店重新打印,把分数改成500多分给父母看。

河南这起事件,是否也是这种情况,目前看似乎不大像。因为几名家长提出,这几位考生平时成绩都不错,高考出来的成绩却只有预估成绩的一半左右;是否确为舞弊,目前也没法下定论。但他们所查到的部分考生答题卡手写考生号和条形码上的考生号不一致、同一考生名下的四份试卷准考证号均不相同、作文题目和内容非考生所写这些情况,如果属实,真令人震惊。

的确,这件事前后疑点太多,多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很多人疑惑:都作假了,为什么不直接把自己300分的卷子改到500分就行了?或直接把自己的答题卡换一张新的改好不就行了?还要绞尽脑汁模仿别人笔迹帮别人写一篇文章,嫌自己脑细胞多得用不完?当然也有人反驳,调换答题卡速度快,改答题卡速度太慢了。但细细想,又不完全是这么回事。高考试卷扫描一般是由所在省考试院负责,考试结束后立即封存,然后在两到三天完成扫描工作,一般在12号就会开始阅卷。也就是说想调包答题卡,必须要在答题卡密封的情况下,在三天之内完成调包,有这个通天本事,不如找其他的作弊手法,比如可以操作自主招生,机动指标,甚至借读转学,改身份信息找枪手进考场……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改答题卡绝对是其中最蠢的一种,因为真属实的话,上到考试院负责人,下到考点主任都要双开坐牢,没人会不顾自己的官帽子给你开这个门的。要换做古代,做这种事是要被腰斩的。所以这事还真要查清。

不过,事件当中,当地教育部门的有些应对手法值得商榷。这些家长反映,当地招生办开始一口回绝了考生及家长公开试卷答卷和答题卡的要求,让家长走司法途径。虽然,省招办后来回应答题卡名字与笔迹并无问题,二维码也一致,但家长们却没法相信了,有了猜疑心了,于是选择“网络信访”,酿成了这次风波,惊劳这么多网民变福尔摩斯来破案。其实不公开试卷的做法不是个好办法,此前有个别地方的招生部门甚至把考生高考试卷认定为“国家秘密”。但实际上公开远比秘密好。比如2013年,福建考生杨婷婷反映“高考分数被调包”引起舆论轰动,为澄清事实,福建省考试院向媒体公开了她全部4科的高考答卷原件。结果,网上舆论从质疑福建教育考试院转而谴责杨婷婷造假。

何况如今做到公开的技术手段也已经成熟。比如让学生登录自己账户看到答题卡,这不仅能让学生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又能倒逼改卷更加严谨。同时,这种彻底的公开基本可以让作假舞弊等手段消失干净,也让谣言失去发酵场所,让信任滋生于人心。

高考关乎考生一生命运,查看考卷印证考分是考生不容漠视的权利。我们不是说河南此次事件必为舞弊,也不是说是学生为忽悠家长编谎,只有彻底的公开,才能最大程度还原真相,杜绝不必要的猜疑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