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疫苗再度陷入舆论风波,这一次的导火索是接连被爆出狂犬病疫苗和百白破疫苗问题的国产疫苗企业---长春长生。21日,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网文在社交媒体刷屏,看过后的许多人连忙翻找自家孩子的疫苗本,他们发现,孩子接种的疫苗里,不止百白破疫苗,还有水痘、甲肝等,都是来自长春长生。一时间,越来越多人表达对国产疫苗的质疑和不信任。
专家提醒广大家长,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家长应保证儿童能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一周内国产疫苗接连“被曝”问题
此次风波缘起于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国家药监局根据线索组织检查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生产现场进行飞行检查。检查组发现,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行为。根据检查结果,国家药监局迅速责成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长春长生相关《药品GMP证书》。
16日早,长春长生的母公司长生生物发布公告,表示正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实施召回。
然而,造假的不止狂犬病疫苗。7月19日晚间,长生生物在深交所官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表示,没收库存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86支;没收违法所得85.9万元。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2584047.60元。罚没款总计344余万元。其公告还显示,目前,公司百白破生产车间已经停产。百白破疫苗是一种主要面向3月龄-6周岁儿童接种的,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
记者查阅发现,对长春长生百白破疫苗的查处其实发生在2017年10月。2017年11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该发言人称,总局接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下同)报告,在药品抽样检验中检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5014-01、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经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该批次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批次疫苗共计400520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0000支。
该发言人提示,该2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
所以,这一次针对长春长生的处罚,其实就是去年查处后的结果。
广东未采购涉事批次“问题疫苗”
事件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广东省疾控中心,核实发现,目前广东地区可接种的12个品规狂犬病疫苗中,有长春长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但广东并未采购该公司生产的涉事批次的百白破疫苗。省疾控中心提醒,对于已经接种该企业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人群,尚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使用另一个品牌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继续按原程序完成接种;已经完成全程接种者,等待国家药监局的进一步通知,目前不建议重新接种。
国产疫苗还要接种吗?
记者了解到,长春长生是目前国内较大的疫苗生产企业,此次接连被曝出问题,让许多家长产生对国产疫苗的不信任感。不过,记者提醒,预防接种工作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每个孩子享有的权利,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保证让孩子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事实上,今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40周年。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消除由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控制乙肝、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乙脑等疾病。疫苗在疾病防控中发挥巨大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我国儿童免疫规划覆盖12种疫苗可预防疾病,基本上覆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所有重点疫苗种类,而且个别疫苗我国已经先于其他国家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比如乙脑疫苗。
那么,是不是进口疫苗一定比国产疫苗好呢?其实,在今年5月,国家药品监管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疫苗工作媒体见面会上,国家药品监管局药化监管司郭秀侠调研员就曾公开表示,2011年,中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WHO的国家监管体系评估。此项评估既是对一个国家疫苗监管机构能力的全面考量,也是该国疫苗生产企业申请WHO产品预认证并进入国际采购渠道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疫苗质量能够达到国际标准,是可信赖的。
专家还表示,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严格的上市前临床研究,生产符合GMP要求,每批疫苗经过严格批签发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使用。国产和进口的同种疫苗,在质量标准、安全性和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免疫规划让广东减少死亡20多万人
在广东,免疫规划实施40年来,更是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广东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广东省自1955年后无天花病例;连续2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15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12年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16.72%,下降至2013年0.97%;全省麻疹疫情大幅下降,流脑、乙脑等发病率稳步下降。40年的普及儿童免疫,使广东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疾病发病共1150多万人,减少死亡20多万人。
在此前的采访中,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以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为例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广东省每年约报告500-5000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至今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
另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可通过空气传播,婴幼儿感染麻疹后的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实施麻疹免疫规划前,广东省的麻疹发病率非常高,1951-1966年间,广东省麻疹发病呈自然流行状态,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639/10万;1959年、1963年和1965年的三次麻疹大流行甚至导致发病人数多达50-60万人。自1965年开始使用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大为减弱,近几年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很低的水平。2008-2017年,广东省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7-16.1/10万(年平均麻疹发病率为3.65/10万),与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比较,报告发病率均减少99%以上。
广东已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
针对人们担心的疫苗接种安全问题,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Ⅰ、Ⅱ、Ⅲ临床试验,疫苗出厂上市使用前也都有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此外,在疫苗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所有环节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事实上,自2001年1月1日起,广东省建立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AEFI)监测系统,是全国最早开展AEFI监测的省份。记者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2017年(2017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接种疫苗5879.3862万剂次,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9962例,报告发生率为16.94/10万剂次。以一般反应为主,占了七成。疾控专家指出,绝大多数一般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是轻微的,不会对机体产生长远严重的损害,家长无需太过担心。
广东有保险机制补偿接种后异常反应
另外,针对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广东也有机制进行保障。2018年2月出台《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实施方案》,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责任风险共担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
专家特别提醒,市民切勿因噎废食,预防接种是孩子的权利,及时为儿童预防接种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儿童监护人应当主动、及时带小朋友到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