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召开冬奥会食品安全动员部署大会,与全国21个省份55个地市81个县的政府监管部门、基地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未来北京对输入食品的安全把控不再局限于抽检和退市等手段,而是从源头抓起,开展飞行检查等。

将建立种植养殖到消费全链条防控网络

昨天上午,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等区政府分别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唐山市,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等食品产地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议。今后,产销两地将共同建立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其中,市民喜爱的小龙虾将以湖北省潜江市为起点,由当地政府开展基地监管和抽检后,持代表产地身份和安全品质的“一票通”直接进入簋街餐馆和大洋路等批发市场。

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超九成食品由外省供应,以往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是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口,对市场上的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并对不合格食品予以退市下架。合作机制建立后,监管关口前移,即由生产地区政府从生产源头对食品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环节实行日常检查、监督抽检,建立合格食品产地准出制度;产销两地政府密切协作,从生产源头和市场销售两端对基地、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风险及时采取市场控制和信用管理措施。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志军介绍,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实施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工作机制,织密织牢从种植养殖到餐桌消费的全链条防控网络。

鼓励食品企业京外设基地

昨日,北京大型食品批发市场、连锁商超、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与来自全国各地21省份55地市81县的基地企业共同签署了优质安全水果蔬菜产销直挂协议500余份、畜禽肉蛋和水产品产销直挂协议近100份、米面粮油制品产销直挂协议130余份。

“未来北京内外将共同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形成一批安全食品品牌。”北京市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唐云华还告诉记者,在基地保障方面,相关部门将鼓励北京食品龙头企业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在京外设立基地,同时鼓励食品基地企业在产区就地建立初加工基地,采取品牌化包装和净菜、净果、分割肉品等方式进京入市。

2019年底前,北京重点食品的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覆盖率将分别实现果蔬70%、猪牛羊鸡肉60%、禽蛋和水产品50%以上;2021年年底,冬奥会举办前夕,食品生产供应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格局将全面形成,基本覆盖本市市场各类食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