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中国瓷都,从八百年前到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满满当当的瓷器,外地人置身其中,很容易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打碎了什么。老景德镇人却很闲适,整整一条街的瓷器铺子,要到了下午才开门纳客,若是有人进门了,店主就用自家的瓷器泡一杯茶款待。泡茶也有讲究,什么样的茶配什么样的瓷器,都有细微的区别。
冯丽媛喜欢茶,在陶瓷街,她有自己的瓷器铺子,主营陶瓷茶具。冯丽媛个子小小的,声音也细,留着齐耳短发,很容易被认为是那种“岁月静好与世无争”的女子,但了解之后就知道,这至少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从她喜欢上茶的理由就能看出来,“之前打拼的时候没日没夜,这样几年之后,我开始喜欢上泡茶饮茶时候慢慢的生活状态。”
在景德镇,直到如今,瓷器行业多是男人的天下,像冯丽媛一样打拼的女子并不多见。
她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这是国内唯一的陶瓷院校。冯丽媛的专业是英语,严格来讲和陶瓷拉不上关系,但从小耳濡目染,毕业之后,她也想进瓷器行当,而且是开网店,将家乡的瓷器卖到四面八方。
“我母亲给了我一万块做启动资金。意思是等赔完了,就好好回去考公务员。”但小个子的冯丽媛不会轻易认输,她用一万元买了一台照相机一辆电动车,电动车负责拉货,照相机则专门拍出美美的瓷器照片——前者失败了,她不敢骑电动车,后来改为带着大包小包的瓷器坐公交车,后者成功了,这可以归为女性的直觉,她用照相机拍出的瓷器艺术照,帮她打败了瓷器行的男老板们,在网络上站稳了脚跟,所谓颜值的胜利。
网店开了不过半年,她就在景德镇开了自己的瓷器铺子,真正入了行,成了女老板。
入了行,冯丽媛才算看到了景德镇的瓷器江湖。
那时,冯丽媛每天去瓷器市场选货拿货,看到心仪的了,就去寻找制作这一款瓷器的匠人,有时候在大街小巷兜兜转转,才发现那些技艺高超的匠人,可能只是守着一家毫不起眼的小作坊,世代如此不以为意。冯丽媛想,这也是一种传承和骄傲。
在景德镇,最好的瓷器是手工瓷。
直到如今,景德镇的瓷器坊大多还是小作坊,有的是夫妻店,有的是师傅带徒弟。一件正宗的景德镇瓷器,有七十二道工序,每一道都有讲究,都有独门的绝技——某一个作坊擅长的可能只是其中的某几道,甚至就是一道工序。要做一件成瓷,在景德镇,讲究的是作坊、堂口、老匠人之间的分工合作。
这是一个亘古如此的老匠人的江湖,无所谓现代商业的合同,匠人们也没有简历,讲究的是金字招牌,靠手艺吃饭,守的就是慢工出细活的规矩。比如最简单的瓷壶壶嘴,一个师傅一天只会做四把,而要在瓷器上上一副画,可能需要二十天。
老匠人们欢迎冯丽媛,互联网是他们不了解的世界。把瓷器放到网上就能卖出很多很多?他们开始时将信将疑,但很快也就心悦诚服,冯丽媛的网店,不过几年,销售额就过了千万。
但这时候,却轮到冯丽媛苦恼了,“网上的大型活动,我们从来不敢参加。”原因很简单,“没货”。手工瓷极度依赖手艺,耗时长,制作慢,即使多个师傅带着徒弟一起做,速度也快不起来,而且,就拿上画来说,同一副画,这个师傅画出来和那个师傅画的,就是不一样。如果速度真要提上去,本来手工制作废品率就高,质量就更没法保证。
“比如一个瓷杯,我找一个老匠人订两三百套,完成的都很好,但要是增加到一千套,他就有压力了,成品之间区别就会很大,参差不齐。”冯丽媛说,要么有价无市,要么有量无质,“搞得我们也很痛苦。”
中国的制瓷产区不止景德镇一处,还有江浙、福建,在其他地方,制瓷早已是机器化流水线生产,生产出来的瓷器千篇一律,虽然粗糙,但胜在便宜又能大规模生产。而景德镇还保留着最初的小作坊手工制艺,产生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瓷器都来自于景德镇,但瓷器的市场,大半都被外地大工厂占据。冯丽媛不满意这个现状,在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端打拼出来后,她有了更多想法,决定进军上游生产端,在现代制造业和手工技艺之间,寻求新的结合。
2016年9月,她和丈夫朱鹏开办了第一家工厂,制瓷的匠人有110个,在景德镇,已经是可以排名前三的规模。
在和冯丽媛认识之前,朱鹏就在景德镇创业开过厂,那时他就想把现代管理手段引入制瓷业,但他失败了,“当时想的管理其实是最简单的,工厂有门卫,有保安。每天早上来的时候,所有的人在操场上集合,点到出勤。然后再讲一下今天的生产任务,昨天有什么问题,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景德镇就传开了,说我们那边跟坐牢一样,因为原来在小作坊,他们可能自由惯了。”
这一次,难度同样不小。朱鹏在工厂中引入了尺子和秤,匠人利胚时,每完成一件,都需要用尺子测量,用秤来称,保证生产出来的瓷器能够标准化。就这一项,许多匠人就不适应,双方磨合了很久。
冯丽媛和朱鹏想两条腿走路。一条路是坚持手工制瓷,保证瓷品的艺术性,一件瓷器,如果要达到同样的薄度,机器就一定会变形,这是人力胜过机器的地方。另一条路则是将机器引入制瓷业,扩大规模保证标准化,但又不是其他地方那样完全的流水线化,而是机器做出粗瓷后,再由匠人进行精修,“机器只取代可以取代的,但人工的优势要保留,这样才有景德镇的气质。”在手工制瓷方面,他们也希望能推陈出新,不仅是传承老匠人的传统手艺,也想注入一点现代气息,比如他们将豹纹引入了画瓷的纹路,为了调出新的釉彩,还建立了新的研发团队,专门做釉水的研发。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需要耐心的磨合,巨量的资金投入,不仅是厂房、机器,还有要为老匠人的适应周期提供资金保障,“现在我们每个月,光工资支出就接近九十万。”朱鹏说,工厂刚刚开办,他和冯丽媛手中常常无钱可用,有时候差一点就要发不出工资。
冯丽媛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刚刚开办网店的时候,那时她初生牛犊,一鼓作气投入了瓷器行,现在她想为景德镇的瓷器行带来改变,创业艰难,像是走在悬崖边,但并不后悔,她觉得自己在做对的事。
“瓷器是景德镇的特色,传统的制瓷古法一直保留了下来,非常不容易。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其实我们当代人,可以比古时候的瓷器大师做得更好,瓷器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嘛,在古时候是这样,现在也是,可能未来的一百年后,当代景德镇人做的最好的作品,也代表着这个时代。”冯丽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