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说起拉坯,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提起电影《人鬼情未了》的经典片段,恐怕就立刻明白了。在郁郁葱葱的景德镇街头,笔者见到了传说中的“景德镇拉坯第一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占绍林——出道二十余年,既无仙风道骨般的谈吐,也无掮客般的夸夸而谈,不惑之年的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只有精细、纯粹与朴实。

精细:接缝误差不超1毫米

“这个花瓶做得还行吧?”记者刚做了肯定的回答,就险些被占绍林的下一句话吓倒:“做这个花瓶的徒弟只学了十天半个月,之前啥都不会......”

  一体成型的拉坯是占绍林的独创,但他公开了制作方法。 覃博雅摄

之所以进度如此惊人,并非拉坯工艺不难,而是因为占绍林有一个成熟的训练技法。包括卷泥、压泥、开口、提升、修型在内的“五步法”,加上通用于揉泥和塑形的多种手法,熟练的话就可以达到“九分拉一分修”的拉坯效果(直接效果强于传统的“七分拉三分修”方法)。 看大师娓娓道来,不吝赐教,记者忙提醒谨防泄密。“被人学去了更好,只会刺激我们更强大。”他一边无所谓道,一边如同理发师一般“伺候”着一个泥坯——只不过手上不是剪刀和梳子,而是永远拿着那半支陪着他“打天下”的锯条。

  占绍林正在使用的这半根锯条让自己获得了多项大奖。 覃博雅摄

为啥是锯条,而且是故意折断的半根?一端是圆的,可以塑弧形凹槽;一端是方的,可以雕刻线条;中间的长度刻度,便于在顶部打磨修型时保持半径一致。占绍林的作品凡是涉及榫卯结构,接缝误差都不超过1毫米。用他的话说,无论是工具还是技艺,都是逼出来的。

想当年,占绍林的师父给他下了出师的最后通牒之日,怎奈自己当时学艺不精。人争一口气,占绍林卯着一股心劲儿,大冬天的光脚踩泥筹备原料,之后用原料拉坯成师傅用作示范的罐子。然而事与愿违,费半天劲儿踩好的泥料很快用尽,而拉出的坯子始终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只能全部捣碎重新踩。从第一天傍晚到第二天天亮,经过十几个小时不停地作业,他终于做成一模一样的罐子。每每回忆到这段经历,占绍林总是用“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解释。

  作品《悟静》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覃博雅摄

以占绍林的观点,悟性和审美的成长永无止境,拉坯的技术只是形成作品的基础之一,因此决不能通过技术高低评价作品的高下。“如果当年我没有走出国门看世界,也不可能借鉴到国外的各种独特理念,对审美观念和线条把控也不可能如今天这般流畅。”在一场中外交流会上,外方画了一个花样,希望占绍林照此当场拉坯。后者微微一笑:“如果我做得比你们画的还好看怎么办?”全场哗然,但当作品完成后,所有人的嘴巴都从最初的抿嘴不屑变成鸡蛋大。

“一个好的拉坯作品,需要有精气神,而这是建立在综合考量之上的。”如今占绍林的作品早就超越了最初的拉坯范畴,已经融合物理学、美学和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知识。

就是这么一个总觉得自己有所不足的大师,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拉坯项目第一名,成为江西省首个拉坯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更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和全国非遗专家数据库成员。

纯粹:收徒只要三种人

在占绍林的工作室里,记者本以为满屋子的人都是雇员,经介绍,方知这些人多数是其徒弟,而穿梭其中的占绍林也毫无架子。

  占绍林的徒弟们。 覃博雅摄

据占绍林介绍,自己收徒主要面向三种人:

首先,自己会定期去贫困山区收徒,寻找衣钵传承人的同时,也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开展。

其次,招收居住在各地窑口附近的人。乡情意浓,这类人群往往具备瓷艺的认同性,传承拉坯技艺的可能性较大。

再次,招收美术院校和陶瓷专业的人。这类人群有一定知识体系,无论是在内部教学还是拉坯研发上,都具有先天的理论优势。

徒弟中不乏外国人身影,说话间,就有几名美籍华人女孩笑着经过。

那么,什么人不能收?占绍林提及三种“严重不负责任”的人:

穿棉麻素衣去山间乡间“修行”,名为“避世”实为晒朋友圈的人——本应回报社会、孝敬父母的年龄,却浪费大好时光行无谓之事;

只算计自身的“月光族”——平日需要长辈们的接济,一旦家庭因故需要财力和物力上的援助,则手足无措;

年纪轻轻未有成就,成日享受田园生活的人——若国家有需要,定然不会主动报效,而是逃避责任。

忠孝仁义,是占绍林反复提及的用人标准。“只要你用心,在如今的时代,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他提醒徒弟们,在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年代里,高水准的艺术家们有广阔的艺术空间。如今,已有徒弟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三甲的好名次。

  “羊头揉”揉泥法可以将坯中空气较为彻底地除去。 覃博雅摄

朴实:精益求精 口碑为上

明明能用机器批量生产,从而压低成本,却仍然保持纯手工打造的操守;明明可以通过提高培训费用,让学生和政府机构买单,仍只收很少的费用甚至倒贴学生食宿;明明可以拉来投资人,以天使项目为名烧别人的钱,却认为自己不该“昧心”赚这种钱。“什么叫工匠精神,就是要传承技艺,而不是掉在钱眼里。”占绍林难得露出严肃的神情。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这个现象也出现在某些上市的艺术品企业身上。投身瓷艺经济的蓝海,对于许多处于初创阶段的瓷艺家而言,似乎是个不错的诱惑。很多人建议占绍林早点将作品推向市场,但遭到了他的婉拒。

“在技艺真正满意之前,我不会求着资本介入。二十多年来,我在拉坯方面的成就只能形容为探索过程中的些许发现。对此,我问心无愧。”占绍林深情地说。

  占绍林展示喷釉工艺。 覃博雅摄

在曾经的一次经商失败后,占绍林悟出一个道理:手艺人就该专心做手艺人的事儿。之后的一段时间,希望推广拉坯技艺的他接触到了与高校合作培训的项目。

占绍林最初的设想只是给这些象牙塔中的骄子们提供一个“玩泥巴”的机会,并未对实际的教学效果有过多期待。但当他一次性面对数百双求知欲热烈的眼睛时,心里的那颗叫“情怀”的小火苗被点燃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第一次与某重点大学200多人合作交流时的紧张忙乱,到如今一次性来300多人都游刃有余,占绍林的交流推广项目已经步入正轨。师生们纷纷反映,在陶瓷上创作的体验比平时野外采风新鲜多了。另一方面,如此多人次的新鲜血液,对于升华拉坯技艺审美层级的帮助十分明显。

“老祖宗不会期望你沿着之前的脚步走——如果固守旧的审美和工序,景德镇的瓷艺就会停滞不前。”看着自己的团队正随着交流融合的步伐而不断升级技艺、洗髓伐骨,占绍林感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