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6月16日电 (刘着之)记者从湖南省水利厅最新获悉,目前湖南已全面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河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湖南拥有五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常年水面面积一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56个。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遍及全省的河湖水系既滋养了三湘大地,也对该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2017年,湖南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河长制,以多种形式推动河长履职。由省长签发的四道省总河长令,第一道就将3.57万名各级河长“赶到”河堤边,对五级河长的巡河频率做出每年到每周一次不等的明确要求。
截至目前,各级河长巡河巡湖累计达139.5万人次,开展督查1810次。
通过开发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湖南为河湖治理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该系统集河湖信息、河长巡河、任务落实、统计考核、举报监督等功能于一体,利用手机APP可显示断面数据、水功能区、河长公示牌等实时信息。全省河长及河长制工作人员在同一平台上办公,令情况发布更及时、信息查询更准确、河长交流更畅通,巡河轨迹一目了然。
同时,湖南还招募了5452名民间河长、河长助手,并在全国率先推出统一监督电话和“随手拍”等监督平台。“我是河小青·美丽湖南行”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在社会上掀起参与河湖保护行动的热潮。
2017年,湖南地表水水质监测总体为优,“四水”干流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3.6%,同比提升3.9%。
据统计,2017年湖南共完成洞庭湖区4.3万公里沟渠和2.4万口塘坝清淤疏浚,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4651亩,完成洞庭湖区404.65万平方米和柘溪等10座大型水库238万平方米畜禽养殖退养;洞庭湖等自然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止采砂,84处砂石码头全面关停;处理“僵尸船”3193艘,建设18个船舶污染物收集点;新建城乡垃圾中转站449个、村级垃圾收集点480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13座,建成105个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成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1469.6万亩。
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湖南还将在2018年底全面建立湖长制,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一湖四水”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