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毛坦厂中学东门外,陪读家长为站着就餐的孩子撑伞。
我在毛坦厂陪读
“来不及了!”杨雨菲冲出小姐妹家,往自己租的房子快步走去,“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忘了”。半小时后女儿就放学了,晚饭还没做,她有点自责。杨雨菲的女儿在毛坦厂中学复读,每天的晚饭时间只有下午5点5分以后的半个多小时,随后又将返校学习。
这所位于安徽六安大别山深处的学校,因高升学率、壮观的送考仪式和《舌尖上的中国》而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学生每年都在万人以上。跟着他们一起来的则是数量庞大的陪读家长队伍。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他们放弃工作,在学校外租房,全天候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6月2日,毛坦厂中学,下课的学生走出校门吃晚饭。
陪读经济
自2016年来到毛坦厂镇,给女儿料理一日三餐便成了杨雨菲生活的重心。之前在家都是丈夫掌勺,不精厨艺的她最初常遭女儿嫌弃饭菜不可口,为了让女儿吃好,特意买了菜谱钻研。
在毛坦厂的陪读家长眼里,穿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因而旗袍在这里非常流行,镇上的每条主要街道都有数家售卖旗袍的商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家店一周能卖出上百件。
旗袍业之外,酒店、公寓楼拔地而起,商业街、休闲广场一样不缺……慕名而来的学生和陪读家长,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这里不但物价高于周边地区,房租价格更是超越了省城。
毛坦厂中学东门附近的公寓楼,一套两居室年租金近3万。“很多原来学校周围的人都发了财。”邵先生是当地人,曾在浙江从事建筑生意十多年,因“毛中效应”回到老家开置高档超市和学生托管中心,“收入不比以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