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5月29日电 (黄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近年来,贵州通过精准大数据平台,将原来存储在各个部门的小数据聚合成大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贫困户精准画像,有效解决了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表示,目前,贵州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以上,全省贫困发生率降低到8%以下,人民福祉大幅提升、贫困标签正在撕下。

扶贫云 实现“识真贫”“扶真贫”

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贵州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把云计算和大数据当作重要的突破口,深入开展网络扶贫行动,逐渐打通了扶贫工作的“经络”。

卖米难曾是困扰贵州贵定县云雾镇燕子岩村村民的一件难事。燕子岩村,距离县城约有6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二类贫困村。

不过,2017年,燕子岩村47岁的低保户王绍本却光靠卖大米就收入了5万多元。原来,从2016年9月开始,王绍本及燕子岩村的其余12户贫困群众就被贵州省“贫困云”和电商扶贫计划所覆盖。

现在,这里产出的云雾大米,用微信扫码,大米的产地、规格、保质期、加工日期、储藏条件、单价等一览无遗。在“扶贫云”系统上点击“开始帮扶”,帮扶对象的姓名、可销售量、已售量、可增收额、当前增收额等指标一清二楚。

这只是“扶贫云”应用的一个典型场景。来自贵州省网信办的数据显示,贵州“扶贫云”系统在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扶贫云”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对全省623万贫困人口、9000个贫困村、934个贫困乡镇、66个贫困县进行了重点动态监测。

打通数据壁垒 扶贫要过”数据关”

上线三年来,“扶贫云”已经成为有力推动贵州省扶贫工作精准化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融合的重要抓手。

那么,这朵“扶贫云”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

据了解,“扶贫云”以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关联其他扶贫相关行业部门数据,以分类帮扶尤其是产业帮扶为措施,以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和资金为支撑,以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加工业为抓手,通过大数据分析,拓展了脱贫动态管理指挥职能,强化了产业扶贫。

在打通数据壁垒上,贵州联通了扶贫、公安、医疗等17个部门和单位的相关数据,让碎片化数据“牵手”“共享”“交换”,使扶贫信息在阳光下运行,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筛选出来,实现了精准化识别;在管理上,“扶贫云”也是全省扶贫工作的综合考核平台,可以实现对扶贫项目资金全流程覆盖、数据全记录。目前,“扶贫云上”已经统计监管了全省15万多个扶贫相关项目,涉及监管资金364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