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一大成就是使数亿人民脱离了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也是对基层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工作的明确要求。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近年来攻坚克难、实招频出。据悉,2017年西藏贫困农牧民收入增幅达到16%,减贫15万人,1705个贫困村(居)脱贫退出,25个贫困县(区)达到摘帽标准,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地处横断山区、交通情况复杂的昌都,是西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这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特别突出,“挪穷窝”成为昌都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截至2017年,昌都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51个,搬迁入住158个。

江达县位于川、青、藏的交界之处,历史上曾先后隶属于川、藏,也是解放军进藏时较早经过的地方。2017年全县共选派176名机关干部到村(居)担任书记,把87名优秀干部纳入乡镇领导班子,有效壮大了脱贫攻坚“生力军”队伍,截至2017年,全县共完成2262户1.02万人脱贫摘帽。

图为麦冬村的扶贫安置新居。摄影:杨悦笙

麦冬村2017年实现了脱贫,该村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属江达县2016年第二批易地搬迁建设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9999.48平方米,安置点总投资5700多万元,共安置9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同步搬迁36户,自2017年10月竣工后已经搬迁入住。

紧挨江达县城的麦冬自然村(隶属麦冬行政村),在脱贫摘帽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昌都市曾提出“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前,麦冬村进入了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阶段,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精准施策,依据小村距离县城近且村民已有运输经验的实际情况,支持组建农牧民运输队,通过小额信贷扶持村民购买农用车辆参与建材运输业,通过集体招商开展酒店经营、培训机动车修理等方式为村民巩固脱贫成果拓宽渠道。

 

 图为村民阿嘎多吉在和农牧民运输队的同事交流。摄影:杨悦笙

在巩固脱贫成果过程中,避免因病返贫是一个考验。麦冬村的做法是立足现实,多措防护,以帮扶对象的内生动力为主,不搞成“供养”关系。

走进村民阿嘎多吉家,房屋崭新敞亮,设施具全,通过置换旧房搬进新居,阿嘎多吉不用掏一分钱,政府还安置了价值1万元的家具。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从事建材运输工作,每年可收入3万元,后来又在脱贫帮扶下和妻子当起了公路养护员和生态护林员,加上低保,收入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开销,但现在由于4岁的小女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脑疾病,自己和妻子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去看护小孩,使得收入难以提升。目前,阿嘎的女儿已经受到资助免费前往武汉做手术,35岁的阿嘎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他预计今年可以将4万元的小额信贷还完,待女儿有所康复,已经参加了酒店员工培训的妻子也可以在酒店就业,家庭生活质量又能更上一层楼。(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悦笙)

 

图为村民阿嘎多吉在新居阳台上与记者交谈。摄影:杨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