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在孙建博带领下,原山林场20年来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7%。图为淄博城郊石山上的人造林。右下图 孙建博走在刚种上草皮的石坡上查看生态修复效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摄
松柏堆翠,苍苍莽莽,这是山东淄博原山林海。
历史上,原山崖高谷深,乱石纵横,寸草难生,植被覆盖率不足2%,民生极其艰难。如今,原山人工造林5万亩,绵延上百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4.4%,成为远近知名的富裕之地和生态旅游胜地。
穷山恶水变身金山银山,与一位名叫孙建博的人不无关系。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山东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林业英雄”称号,号召全国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他也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国第三位“林业英雄”。
身残志坚,带领林场脱困
记者在原山林区见到孙建博,心中不免一震——这是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孙建博原本在博山区民政局任团支部书记兼文书收发员,与林场毫不相干。1986年,原山林场陶瓷经营门市部濒临破产,他辞了公职,要去承包。
铁饭碗不要了,人人都说他傻。原山林场陶瓷经营门市部可是一副烂摊子——只有3间破平房、3000元流动资金、6名工人,严重资不抵债。
孙建博铁了心,他太想干一番事业了!
孙建博拖着残腿,跑遍全国,把本地的陶瓷推销出去,又将外地的好陶瓷购进来,“买全国,卖全国”。短短3年后,破平房变成了大高楼,小经营部变成了年营业额3600万元的陶瓷公司。
烂摊子门市部成了市场新秀,原山林场的日子却过不下去了。到1996年底,全场累计负债4009万元,职工连续13个月领不到工资,有人甚至靠卖血供孩子上学。
林场生死存亡之际,上级想起承包林场陶瓷经营部的孙建博。这个人准行!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临危受命,出任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
这是一副更大的烂摊子。
人们议论纷纷:正常人都没办法,一个残疾人能咋地?!
“为了咱原山人过上好日子,我孙建博从今以后豁上这条命,和大家伙一块干了!”在第一次职工大会上,孙建博坚定地说。
上任伊始,已近年关,126家债主找上门,要搬走林场机械抵债。孙建博好话说尽,拍着胸口作保证:“一年内还清全部债务。”
债主被说服了,生产设备保住了,林场职工这边又出了问题。没钱过年,没钱交水电费,大家去市政府上访。
孙建博当时正在市里开会,闻讯火急赶回林场。林场没钱,怎么办?他四处托人帮忙,以个人名义赊了200多桶花生油、200多袋面粉,连夜送到职工家,又费尽周折恳求有关部门给林场职工送电、送水。这一年,原山林场职工过了一个像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