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举办的2017-2018年度数据中心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在线投票中,乌兰察布以171033票,位居第一。

乌兰察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为什么会在大数据行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在5月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给出了答案。

费东斌介绍,在乌兰察布发展大数据产业,特别是建设数据中心,有六个方面的优越条件:第一,位于北纬42度,国际公认的大数据发展“黄金纬度”;第二,建在玄武岩上的城市,地质结构稳定,是数据灾备中心的理想区域;第三,电力供应充足,总装机1360万千瓦,近一半是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未来两年还将再建成一个6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第四,独立的蒙西电网,大数据电价每度0.26元,国内最低最优惠;第五,直通北京的双回路光缆,乌兰察布至北京亦庄144芯大容量专用光缆已投入使用,第二回路也将于年内建成运营,两地之间的网络延时缩短到20毫秒以内,数据从这里出发,瞬达首都、畅连全球;第六,全境气候凉爽,被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年平均气温4.3℃,利用自然冷却的时间长达10个月,PUE值天然小于1.26,经过处理可达1.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优势让乌兰察布成为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一条“从云到端”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草原云谷 乌兰察布”的品牌越来越响亮,数据中心迅速集聚。

费东斌说,苹果公司目前在中国仅有两个数据中心,南方在贵阳,北方就在乌兰察布;华为云服务全国主要的一级节点,南方设在贵阳,北方也在乌兰察布;优刻得、阿里巴巴、中联利信、中科同舟等数据中心纷纷落户,腾讯、京东、中华联等企业也即将入驻,年内全市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将达到70万台,在业内已经形成“南贵北乌”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服务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主营收入超过100亿元。

乌兰察布大数据服务外包产业近两年也蓬勃兴起。华唐、鸿联九五、博岳等企业相继落地,北京中服英才、悠扬动听、众慧科技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呼叫中心坐席规模将超过1万席,2020年达到3万席,能吸引全国各地5—6万名年轻人实现就业,打造名副其实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和绿色生态呼叫之都。

乌兰察布数据应用与创业创新方兴未艾。交通、城管、医疗、食药监管等云平台初具规模,政务云、行业云、企业云交相辉映,智慧城市渐成气候。百度(乌兰察布)创新中心项目已签约落地,软通动力乐业空间正式运营,在孵企业达到40多家。与北交大合作成立的大数据学院,市内高校联合组建的北方大数据学院联盟,都在为“大智移云”产业提供优质的技术、人才支撑和服务。预计到2020年,全市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创业创新企业将超过100家。

为了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乌兰察布与北京共建了内蒙古唯一的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占地13平方公里,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齐全,100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职工公寓可以拎包入住。同时,还出台了资金奖补、云资源使用、办公场地购置租用以及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并在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公寓、提供租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完善配套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此外,乌兰察布还是“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的永久会址,这个博览会由新华网主办,今年7月份将举办第三届。届时,围绕大数据发展主题,众多业界巨头将领衔登场,投资机构与“中国好项目”对接合作,怀揣梦想的青年纷纷进入双创“绿色通道”。

费东斌表示,乌兰察布各级政府将用心当好“店小二”,优化制度供给与服务方式,让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无缝对接”,让创业创新的门槛更低、成本最小、环境更优。欢迎全球各类人才到乌兰察布创新创业,在美丽的“草原云谷”找到创业的幸福感,成就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