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国新办举行劳动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会,首次邀请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汽车装调工高级技师赵郁、中国宝武集团宝钢股份热轧厂钳工高级技师王军、中国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数控铣工高级技师秦世俊及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系胡萍,分享他们通过艰苦奋斗改变生活、追求幸福的故事。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在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上,1996年出生的胡萍获得了中国在时装项目上的首枚金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很自豪作为一名技能青年登上世界技能的巅峰。”胡萍说。

赵郁,由一名普通装配工成长为一名汽车装调高级技师,解决了包括新车型研发试制阶段的关键性技术难题80余项,与团队一起完成技术攻关项目75项,申报自主技术创新项目259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王军,申请国家专利218项、PCT国际专利12项,荣获国家发明金奖14项、国际发明金奖6项,于2007年和2016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秦世俊,在1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20多年的工作量,近3年来改进40多种零件加工方法,自制夹具50多种,更新150多条程序,并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357项,创造经济效益338万元,申报国家专利8项。

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位劳动者自身的艰苦奋斗、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胡萍介绍说,时装技术项目有5个模块,立裁、设计、制版、制作、手工装饰,这在企业中通常由一个团队完成,但比赛中需要选手独自一人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准备大量的备战方案,在近一年的备战期,我们每天早上六七点到基地,晚上最早10点离开,训练强度非常大。” 胡萍说。

王军用了8年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到同济大学读夜大,最多的时候拿到了8个岗位证书。

赵郁近30年间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装调工作,是确保汽车品质的一大核心,即使是0.1毫米的误差,也会为驾乘安全埋下巨大隐患。”赵郁说。秉承师傅“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教诲,赵郁勤奋刻苦,在实践中练就了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电器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娴熟的“听声辨病”维修绝技。

秦世俊表示,自己用17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靠的是对工作痴迷的热爱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新一辈的航空人传承和发扬,我将努力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奉献产业工人的一份力量。” 秦世俊说。

岗位工人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实现创新

2009年,宝武钢铁集团引进了国外的超高强支撑辊核心装备技术。然而,技术引进后,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碎辊,最多的一次碎了12个。怎么办?王军决心攻克这一难题。“从出现第一个碎片,我就开始研究它的镜像组织,以期找到症结在哪里。”王军说,最后他发现问题出在了冷却速度上。症结找到了,王军拿出了解决方案。技术应用后,设备连续一年零四个月没有出现碎辊,使用寿命延长了5倍。“我们虽然是产业工人,但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创造性地劳动,实现岗位创新。”王军说。

秦世俊也是岗位创新能手,主要从事旋翼机、定翼机的旋翼部件、起落架关键件重要件和大尺寸、高难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秦世俊回忆:初入职场的时候,遇上了直9机起落架外筒腹板加工的难题。“直9机是中航工业研制的重要精品机型,外筒是起落架的关键件,由于零件的数模和锻造的外形差异过大,不能使用数字化完全加工,常年需要手动加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秦世俊说,凭着初生牛犊的劲头,自己尝试编程来实现数字化一体化加工。

然而,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实验都失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到了逆向思维的启发,利用数控加工的反向推理原则,采取了采集点位、编辑程序、绘制加工路线,最后生成数模的方法。”秦世俊说,没想到一次性实验成功,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