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共享单车年内将实现“入栏结算”
共享单车须停入电子围栏中才能终止租车计费,目前全区已搭建759处电子围栏
昨日,记者从通州区有关部门获悉,根据规划,2018年通州区将完全实现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即共享单车必须停入电子围栏,否则将无法终止租车计费。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除通州区外,北京市已有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大兴等多区试点或启用了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主要措施是扣除违规停放者账户内的信用积分。
新政
共享单车入栏后才能“结账”
昨日上午,通州区交通局、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做客北京交通广播“治堵大家谈”节目表示,今年通州共享单车的管理目标是完全实现“入栏结算”。
“目前全区已经搭建了759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站点布置,我们要求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年内都要实现‘入栏结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今年通州区共享单车治理方面的主要目标,“共享单车不能随意乱停乱放,必须将车辆停入电子围栏,否则租车的钱将无法结算”。
背景
去年开始为共享单车立规
早在去年4月,北京市首次为共享单车“立规矩”。根据市交通委发布的《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共享单车企业应承担规范管理的主体责任,其中就包括加强车辆停放秩序管理。《指导意见》还提出,共享单车企业应在手机APP中标注可停放区和禁停区,引导承租人将自行车还至可停放区。
经历近半年的酝酿,去年9月,《指导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文件,《共享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正式公布,在停放区域施划标准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规范,要求共享单车需配备卫星定位装置,精度误差还应控制在小于等于15米的范围内。
此外,为保障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及调度需求,《规范》还明确提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配置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度人员;人员配置数量应满足停放秩序管理和车辆运营调度的要求;交通枢纽、轨道站点、重要商圈等重点区域应采用电子围栏与人工管理相结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