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中央军委关于海军成立日期的批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三 招贤选将

人民海军初建时,整体人员大致是两部分。

一是从解放军陆军选调而来,他们英勇善战,吃苦耐劳,可是文化水平偏低,不懂相关知识和技术。

另一部分则来自改编的国民党海军。张爱萍开诚布公,让他们在技术方面发挥特长,但要建设新中国海军,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张爱萍心里有数:还有不少知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不愿跟蒋介石逃往台湾,选择留在了大陆。他们有乡土观念和爱国思想,至少也是对新中国持观望态度,是完全可以争取的。

6月,张爱萍在《大公报》上发了条“招贤榜”,主要内容是:

成立国民党海军人员办事处,只要决心服务人民海军者,均可前往报名,量才录用。上海、青岛、福州、广州、厦门等地均设立办事处,虚位待贤。

“招贤榜”贴出去短短几个月,报名登记者达1100余人,包括国民党海军元老曾以鼎、周应聪等群贤毕至。

细心的张爱萍考虑得更多些:这支力量有知识有技术,但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原则、作风等方面的认知还有一定差距,要逐步教育引导。另外,称呼他们时要避免“国民党”或“旧海军人员”等字样,一律称之为“原海军同志”。

原海军、新海军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设人民海军。

英才风云际会,张爱萍喜不自胜,多次召开欢迎会。会上聊到酣处,将军激情澎湃:

“这样的欢迎会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不断地开下去!一直开到台湾去!”

四 从零到一

有了人,才好解决难题。

对于一支海军而言,还有比“没有军舰”更大更尴尬的难题吗?

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大肆破坏舰艇,败而不馁地扬言:留给共军的只能是一堆废铁。

这一次,国军居然说到做到了。

渡江战役后,张爱萍从国民党第二舰队等起义部队手中接收了25艘舰船,45艘小艇,并从上海等地接收了10艘舰船——先别乐——但国民党军利用空中优势,对起义投诚的舰艇及各造船厂狂轰滥炸。“楚嗣”“惠安”“吉安”“安东”“永绥”等等舰艇及江南造船所、浦东造船厂等都遭到轰炸、破坏。

1949年9月19日,起义的“长治”号军舰为避免遭到轰炸,经过多日反复权衡,于24日自沉于南京江面燕子矶。据目睹这一现场的老同志回忆,所有在场的海军军人悲愤脱帽,默默地送别慢慢消失的战舰。“长治”号1950年2月打捞出水,修复后命名为“南昌”舰,后来成为华东军区海军的指挥舰。

  “南昌号”图片。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张爱萍四处奔走,亲自上门请技术专才出山,身先士卒顶在一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支逐渐成型的海军队伍,就这样被张爱萍拉了起来。

人民海军,从零到一!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