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人工智能+机器人”全国首创

广东商事改革有了新动能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

站在办事大厅的智能申报机前,按照机器中的语音提示逐步进行申报流程,然后打开商登易手机APP,刷脸签名,等待通知审核结果的手机短信,最终通过智能发照机打印电子营业执照。注册成立一家企业的全部申报审批流程,只用了10分钟便已完成。2017年10月10日,广州聚斯商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就是通过上述流程,在大家的见证下,拿到了广州市黄埔区的第一张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

2012年,广东省先行开展商事制度改革。5年来,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省市场主体保持高位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窗口办照服务业务量剧增的问题,广州、深圳等市场主体总量大的地区,曾出现工商登记注册大厅人满为患、一号难求、预约办照时间长达3周等问题。如今,这些场景已经成为老照片,封存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资料中。

以人工智能之利,解群众反映之难

“以前办理登记,要把工商、公安、人民银行、国税、地税等部门跑个遍,耗费几个月也未必能全部办结,有时候流程还没走完,已经错过了商机。”回忆过去,广州市民曾先生深有感触。曾先生所反映的“预约难”“核名难”和“登记难”,曾是困扰广东各级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痛点。在全国首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R)商事登记系统面前,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在办理自助申请前,申请者如遇问题,可向智能机器人咨询,在申请过程中,系统也会根据申请者输入的信息,对经营范围等类目进行智能推荐。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这套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的一大新突破,系统采用的人脸识别完成签名的相关技术成熟度很高,能够通过双目活体检测技术高精准识别人体,从而有效杜绝了盗用身份证、冒充他人签名带来的商业纠纷。

申报材料合规是商事登记的基础要求,在改革之前,不少申请人都曾遭遇过因材料不合规而多次往返的尴尬。在新的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中,标准化申请表单、标准化公司章程、标准化股东会决议等都可以自动生成,股东只需要根据实际约定的内容进行微调即可。在商事登记相关流程办结后,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发照机器人、邮政快递、政务大厅窗口3种方式领取纸质营业执照,也可以在网站下载公示版电子营业执照自行打印。可以说,广东的商事制度改革将新技术带来的便捷融入了商事登记过程中的每一步。

广州市工商局局长谭曼青在2017年10月举行的广州市“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事登记系统启动仪式上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以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申报、签名、审核、发照、公示、归档全流程电子化,实现了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高效率”办理。

聚焦服务,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

近年来,广东主动对标国际市场贸易投资的先进规则,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狠下功夫。牢牢牵住商事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准入流程,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不遗余力。

在本轮商事制度改革中,“数据网上行,企业少跑腿”成为重点内容之一。改革后,开办企业的相关行政审批,由一场设计数个部门,可能长达数月的“马拉松”,驶上了只需要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高速路”。部门间信息共享,让创业者们省下了不少冤枉路。

得益于新技术和新系统带来的便利,广东还探索试行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根据工商管理部门置入智能申报系统的开放企业名称库,提供名称查询比对服务,制定名称禁用、限用规则,建立禁限用字词库等相关服务,申请人可实现自助查询和自主选择企业名称,系统则会根据名称规则自动审核。此外,广东工商部门和公安部门联手推出的智能地址比对系统,以及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存量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梳理后形成的经营范围用语库。以技术带动服务,广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了解,广东在商事制度领域进行的改革并不仅限于工商系统。2017年,广东在全省推行商事登记银(银行机构)政(工商登记机关)直通车服务,将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拓展到银行开户,实现工商办照与银行开户一站式办理,联合制发符合国家标准、具有金融服务功能的电子营业执照。以粤港澳商事登记银证通服务系统为载体,与粤港澳银行合作,将工商登记与银行开户一站式服务延伸到港澳,“便利号”银政直通车在粤港澳大湾区驰骋。

在有着广州改革创新试验田之称的黄埔区,作为对“金镶玉”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要对接,黄埔区开展了以“放宽准入”“提效增速”和“智能电子”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大幅降低企业登记注册过程中场地、名称等因素的限制,以“全区通办”“容缺登记”等便利措施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性保障。在2017年6月广州市工商局关于全市各区企业设立审批速度的相关统计中,黄埔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以企业设立登记审批平均时长0.83天的成绩,名列广州市第一。

改革有力度,市场有信心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理念的变革,是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的具体体现。广东省于2012年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试点,5年来,市场主体增长始终保持在高位。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1026万户,是改革前的两倍,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市场主体过千万的省份,每千人拥有企业38户,超越国际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工商登记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向技术要效能,创新传统服务模式势在必行。2013年,广东省开展全流程无纸化商事登记试点,到2017年,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全面上线,实现区域全覆盖、业务类型全覆盖、主体类型全覆盖。2017年,深圳、东莞企业设立登记业务网办率分别为95.7%和78%,审批效率是实体窗口的8倍以上,查询窗口人流减少80%。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