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驿站成立8个月 留言簿写满20本

北京西站爱心驿站去年6月成立,已完成6082次扶助,为来往旅客送去温暖

北京西站爱心驿站成立于2017年6月18日。6处驿站站点24小时值守为“老、弱、病、残、孕、幼”等需要帮助的旅客开展“点到点、手到手”的爱心扶助服务。爱心驿站相关负责人张惠靖说,爱心驿站运行以来,现已完成了6082次扶助,服务旅客12000人次,日均服务旅客约60人次。

北京西站北一出口外,爱心扶助员用轮椅推着一位身体不适的老人去乘坐公交车。

在西站,爱心驿站不仅温暖着旅客,爱心扶助员自己也被时刻温暖着。爱心驿站工作人员王聪表示,这也是很多扶助员、志愿者喜欢自己工作的原因。

“祖国变化真大,人们很热情”

在爱心驿站的服务台,整齐地摆放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上面都是爱心驿站帮助过的旅客们留下的声音。

“北京真好,为民考虑,让我们这些残疾人或者老人感到无比温暖”、“我是一个盲人,小伙子帮我写一句,感谢你们这些有爱心的人”、“帮助及时、心贴心服务”、“解决切实的困难和障碍,北京西站真正成为一个人性化、有温度的火车站”、“小伙子推轮椅满头的汗,感谢他帮助我”,感谢的话语填满了每一格意见栏,在服务体验项,几乎全部勾选了“非常满意”。

西站北一门爱心驿站班长李冬说,这样的留言簿自开设爱心驿站以来,已经填满了20本,里面每一位旅客的回复都会让志愿者们“暖在人心”。

记者随机选择一栏留言,拨通了署名刘先生的电话。据介绍,他在2017年7月1日受到爱心驿站的帮助。当天,常年生活在英国的陈叔叔回到国内,想要从北京乘坐火车去往四川乐山老家,刘先生便带着87岁的陈叔叔,还有两个大大的行李箱来到西站。

“不经常坐火车,进了西站就找不到北。”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刚进站不久,就有志愿者主动热情上前询问,得知他们的情况,两三个志愿者就推着轮椅前来帮忙,不仅带着两人取票,看发车时间尚早,还有一个多小时,志愿者便邀请两人去服务站稍作休息,喝上一杯暖茶,最后,两个志愿者将他们送上列车安顿好,又仔细交代了列车员方才离开。

“资讯站到处都有,爱心驿站不常见,帮助特殊人群解决实际问题真的很方便,陈叔叔一直很高兴,说祖国变化大,人们很热情。”刘先生说。

成立八个月完成6082次扶助

北京西站爱心驿站成立于2017年6月18日。经过前期人员筛选、岗前培训后,在北一、北二、南一、南二出站口及南、北广场设置了6处站点,24小时值守爱心驿站,有甄别性地为“老、弱、病、残、孕、幼”等需要帮助的旅客开展“点到点、手到手”的爱心扶助服务。据介绍,爱心驿站配备了必要的如小药箱、工具箱、轮椅、专用电动爱心车等服务设施。

爱心驿站相关负责人张惠靖介绍,爱心扶助员会根据特殊旅客情况,利用轮椅推送或驾驶爱心车把旅客送到进出站、出租站、公交站、地铁站等指定地点,为重点需要帮助的旅客在西站地区畅通出行提供便利。

  爱心扶助员帮助带孩子的乘客乘坐爱心驿站电瓶车前往出租车等候区。

此外,为满足旅客应急求助需求,还设置了24小时值守的求助电话、一键语音求助系统终端值守。并通过公众号等服务平台满足预约接送站服务需求。

张慧靖说,爱心驿站运行以来,现已完成了6082次扶助,服务旅客12000人次,日均服务旅客约60人次。出站系统30处一键语音求助接到旅客求助咨询702次。

“工作特别有意义,干劲越来越足”

爱心驿站不仅温暖着南来北往的旅客,爱心扶助员自己也被时刻温暖着。这也是很多扶助员喜欢自己工作的原因。

2月8日扶助员李冬帮助了一位与家人走散的90多岁老人回到家属身边,“老人头发苍白,拄着拐杖,站都站不稳”“那位老爷爷拉着我的手,不停抹眼泪,说着感谢我的话,我心里百感交集。”李冬说,帮助别人本是一种义务,但每一次反而得到更多的温暖,“工作特别有意义,干劲越来越足。”

王聪是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他的手机里还存着一封“感谢信”,这是一位他帮助过的旅客家属发来的。

感谢信中称,1月27日晚上10时许,她丈夫在西站地下一层南头台阶处突发腰痛,疼痛难忍,根本无法行走。随后“帅哥小王”上前,毫不犹豫提供轮椅将她丈夫送往搭车处,见到家属后安置好那位旅客,为此后就诊赢得了时间。

“我们一家被帅哥小王的见义勇为深深感动,帮助一位60多岁老人渡过难关,我代表全家对他表示真挚的感谢与敬礼。”

“这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今天风大气温低,您添衣注意保暖。”王聪回复后,继续站在服务台前,迎来送往,为旅客提供帮助。

今年是他首次离家过年,他将与爱心驿站的其他志愿者一起温暖春节回家的旅客。

■ 现场

报警器响 志愿者一分钟赶到

“呼叫北一门爱心驿站,退票处门口有个阿姨身体不舒服需要帮助,速到。”

2月11日,北京西站北一出口外,爱心扶助员郭晓潇向记者展示乘客们在留言簿上的留言。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2月11日晚7时,北京西站一个小服务台前,背后印有“爱心驿站”四个字的志愿者郭晓潇听到对讲机的紧急呼叫,娴熟地推过一旁的轮椅,一路小跑朝着退票处前进,爱心驿站班长张晓京也带上一名志愿者紧随其后。

1分钟后,几人就在退票处门口一键式报警器旁边,看到了求助的郭阿姨,便赶紧将她扶上轮椅。张晓京凑上前询问,“阿姨,您身体哪里不舒服?”郭阿姨眉头紧皱,右手按住心脏处缓了一会才作答。

原来,郭阿姨从天津乘车刚到北京看望女儿,因为天气冷,车上没进食,到站后心脏感觉不舒服。看到墙壁上有一键式报警器,就呼叫到问询处总服务台,总服务台根据她所处位置,就近安排北一门旁边的爱心驿站志愿者前去帮助。

郭阿姨称,想要乘坐公交车到公主坟去,“孩子工作忙,别给她添麻烦,我们说好了她在公交站接我”。几个志愿者一商量,决定将郭阿姨推到爱心驿站服务台稍作休息。提行李、推轮椅,几个人分工明确,马上忙活开来。随后又给郭阿姨倒上一杯热腾腾的冰糖水,然后张晓京一直蹲在身旁,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并不断地安慰着阿姨让她不要着急。

晚上7时20分许,被帮助的郭阿姨脸色稍缓,她决定去坐车。志愿者推着郭阿姨到达公交站,将郭阿姨小心扶上车后,寻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张晓京便找到司机与售票员仔细叮嘱。“行车期间一定多关注郭阿姨,她身体不舒服,到了公主坟提醒下车”。

下车前,郭晓潇搀着郭阿姨,看见她耳朵被冻得通红,他便拿手一直扶着帽檐,让帽子紧贴郭阿姨的耳朵。

晚上9时许,新京报记者拨通郭阿姨电话,确认郭阿姨已经安全到家。电话那头,郭阿姨一直不停重复,“西站好!那些志愿者也好!你一定要替我转达我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