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记者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南箐镇南新村,一座座充满民族特色的新居映入眼帘,平整的水泥村道蜿蜒至家家户户,一阵欢快的歌声由远及近。

在村民木苦伍来莫家,6名彝族妇女身着色彩鲜艳的彝族服饰,佩戴闪亮的银饰,手拉手欢快地跳着彝族舞蹈。“2016年底,我们几十户村民一起从高山上搬进了新家。去年,我把自己的房子布置成了民宿,靠接待自驾游的客人,一共赚了7000多元。日子好,心情好,唱歌跳舞热闹热闹!”木苦伍来莫告诉记者。

南新村之变体现的是凉山州扶贫攻坚成效。如今的大凉山彝区,攻坚克难的热度、民生巨变的温度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海拔降下来 新房建起来

2月3日上午,喜德县红莫镇瓦西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背着装满年货的背篓,从集市上回到家中。

“瓦西”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悬崖下”,村民们曾经居住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上,下山的路程仅有3公里,却要步行2个多小时,这样的情况在凉山州比比皆是。为此,凉山州重点对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30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

“这是我第一次住进带卫生间的房子,衣服进衣柜、煮饭有灶台、吃饭有餐桌……”说起新房子,村民吉克阿来赞不绝口。

“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曾是彝区住房的真实写照,住上好房子是贫困群众的强烈期盼。凉山州把住房安全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标志,突出安全、宜居、“微田园”,实施整村规划、连片推进,目前累计206.2万、43.9%的农村群众入住新居。

“2017年年初,我们按照彝家新寨统征统规统建的要求,集中为151户精准扶贫户建了轻钢结构的新房,国家补贴7万元建房资金,农户只需要自筹2万元左右。”越西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曲木伍牛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进了大花乡大花村村民阿说五支莫的家。

“党的政策瓦吉瓦(非常好)!现在住得好,吃得好,娃娃们都在外面打工,女儿上周还给我们老两口寄了4000元钱呢。”阿说五支莫告诉记者,以前住在高山上的泥土房时,进屋就是一脚泥,一年四季必备雨靴。“现在雨靴都不晓得扔到哪里去了,你看这卧室里的床,客厅里的桌椅都是村里统一配好的。”对政府即将发放的取暖灶、桌椅、储物柜、碗柜“四件套”和可以“二选一”的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阿说五支莫满心期待。

曲木伍牛告诉记者,2017年大花乡共在9个集中点建设彝家新寨6069套,2018年全村建房任务将全面完成并按照农旅结合的模式发展旅游产业。

道路修好了,房子建好了,新的生活暖了人心。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