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冬日的阳光,走进河南虞城,走近两年前到过的稍岗镇韦店集村。眼前,还是那条济民沟吗?当时的情景仍在脑海:河道狭窄,荒草丛生,了无生气。如今,这条小河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里画廊”。沿着“画廊”,河道拓宽,一行行樱桃、桃树、杏树夹岸而立,生机勃勃。
“到了3月,站在岸边,满眼都是花红树绿。秋天,树枝上挂满鲜果,十里飘香,城里人都跑来采摘、垂钓、健身。”商丘市一诺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袁建民说起眼下的变化搂不住话匣,“大棚里种的葡萄、西瓜,品质好,不打药,卖价高。去年,葡萄每斤卖16元,没出棚就被抢购一空。”
“十里画廊”建设规模3000亩,其中韦店集村入股土地1000亩。目前,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计划总投资2.5亿元,还将开发农业生态园、开心农场、水上乐园、生态餐厅等特色项目。
济民沟淌起富民水,“十里画廊”画出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这3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虞城找准路子,压实作风,带动22551户55984人率先脱贫的轨迹。
三年前,虞城人多谈“困难”;两年前,虞城人爱讲“担心”;现在,虞城人一见面就说“发展”。乡村振兴的曙光,正悄然洒入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
流转“鸭棚”地,小农户对接大产业
土地活,产业发展更旺
几天前下过一场雪,站在史桥村的现代化鸭棚外,呼一口气,吐一团白雾。掀开棉帘,暖流扑面而来。上千只鸭子摇摇摆摆,吃料、喝水、下蛋。
60岁的史志超正在捡鸭蛋。他身穿厚棉袄,额头渗出细汗:“弯弯腰,一天工钱七八十元,还想啥?”
史志超患小儿麻痹,干不得重活。两口子守着4亩地,只够吃穿,总在贫困线上熬着。
想脱贫,要资源。可史志超掰着指头算了算,手里除了几亩地,啥也没有。缺项目,缺技术,缺市场,种植、养殖都不敢试。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放在贫困户手里,效益提不上。流转给‘能人’,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形成产业,带动大家致富。”史桥村村支书田光说,村里到外地引项目,看中广西桂柳牧业公司。对方免费提供鸭苗、技术,保底回收鸭蛋,免去后顾之忧。
听说有好事,村民并不信。村干部史志乾第一个站出来,成立合作社。132家贫困户陆续响应,以每家到户增收资金8000元入股,凑够105.6万元,一期流转70亩地,建设16个鸭棚。
“土里有金子,就看你咋挖!”史志乾说,大棚养殖10万只蛋鸭,一个月产蛋5万多颗。每颗蛋保底价卖1.4元,最高可卖2元。产蛋期后,每只肉鸭能卖100元。去年养鸭,纯收入200多万元。2018年,规模再扩大一倍,带领村民稳定脱贫。
史志超算了笔账:把2亩地流转出去,每年地租收入2000元。从去年开始,入股分红,连分5年,每年1000—1500元,总收入9600元。“有地租,有分红,有工资,三项加起来,一人一年挣3万多元。”
养10万只鸭,有没有污染?面对记者的担心,史志乾的回答成竹在胸:鸭粪混合稻糠,是上好的有机肥;冲洗的废水流入池塘,种荷花,放鱼苗,收藕、卖鱼能挣钱,还能形成景观。
产业兴旺,“钱”是催化剂。2017年,虞城整合涉农财政资金5.2亿元,发放产业直补资金2311.818万元,帮助23000多户贫困户增收。创新金融扶贫,以科迪集团为依托,推广“奶牛贷”,鼓励贫困户利用5万元小额贷款,购买3头奶牛,托管给科迪集团饲养。双方签订5年合同,贫困户每年到期分红,年增收3600元。
产业兴旺,“人”是操盘手。最近3年,虞城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10万人回乡创业。“十万城归”创办8458家企业,带动5万多人就业,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达4100人。
“土地、钱、人”的要素不断聚集,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的业态不断涌现、逐步延伸。
杜集镇史桥村一个农家小院里,杨曼曼搬出一书包账本,翻开一页,高声念起:“蒙奶奶,拿2件;朋妈,交3件;史素英,交6件……”听到自己的名字,农村妇女三三两两围拢,交上缝好的衣服,计件领取工钱。
杨曼曼的父亲在上海接订单,把半成品服装运回虞城,分给乡亲们手工缝边。每加工一件成衣,工费20多元,每天可做上千件。不见机器,没有车间,这个“工厂”可带动400多户挣钱!
“虽然老了,一天缝一件,一年也能挣六七千。”任德荣老太戴上眼镜,又拿一件,穿针引线。
发展“竹海”游,5年不分红,无一人反对
人心齐,乡村颜值更高
没进城郊乡郭土楼村,就听到一件新鲜事:流转土地入股,发展“竹海”乡村游,5年不给分红,竟无一人反对。
可能吗?带着疑问,我们走进杨善庙自然村,只见竹篱疏疏,围起一座座精致的竹屋小院。牌楼、戏台、茶馆,小桥、亭台、回廊,清一色用竹子包装、建造。房前屋后,更见翠竹竿竿,随风摇曳。寒冬里,身处“竹海”,别有情趣。
在公园,随便问村民,都说村子离县城5公里,发展乡村游,前景“好咧很”。再问“5年不分红,怕不怕?”又答:“相信村干部,一定能干成。”
村民的心咋这么齐?村支书杨新文有点神秘,不直接回答,紧张罗吃饭。
恰逢晌午,村里的“以孝治家大食堂”飘来饭香。近看餐厅,20多位“顾客”已然坐定,清一色白发苍苍。
“开饭喽!”一个个“红马甲”志愿者手托餐盘,鱼贯而入。看盘中,一份炖鸡块、一份白菜豆腐,两个馒头,一碗米粥,热气腾腾。老人们举动筷子,边吃边聊,整个餐厅洋溢着欢快和幸福。
志愿者谢玉真送上一盘菜,高声介绍:“村里年轻人出钱,请70岁以上老人吃‘爱心餐’。先到先请,每周一次,‘请客时间’一下子排到2019年2月!”
“‘爱心餐’,只是以孝治家的一个活动。”回乡办教育的杨凡说,村里有“爱心茶馆”,老人喝茶一律免费;设道德讲堂,每月请专家讲孝善文化;把每月初一、十五定为“母亲节”“父亲节”,鼓励子女回家,给父母做顿饭,洗洗脚;每年举行好媳妇、好婆婆评比,当众颁奖。
“因为‘孝善’,有了共同话题,有了活动载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根儿上支撑‘5年不分红,发展乡村游’。”杨新文说。
回想过去,并不轻松。2016年上半年,杨善庙村为找准发展路子,开了11次会。有人说,种果树;有人提议,不如养猪。杨新文和村干部外出考察,提出建议:种果树,没基础,且比不过邻村;养猪风险大,环保不允许,不如种雷竹。“一来产竹笋,每亩每年纯利7000多元;二来北方产竹少,观赏价值高,能吃上旅游饭。”
多数村民同意,以土地入股,成立种植合作社、旅游开发公司。也有人担心,村民有穷有富,咋能保证“不落一户”?村民商定,各取所需,灵活入股:除土地入股外,富裕户可以增资入股、流转土地入股,贫困户可以劳动入股、以到户增收资金入股。最终,杨善庙村95%的群众参股,全村460亩地,安排400亩种雷竹。
2017年2月,项目启动,资金不足。村干部和回乡创业者你拿点,我凑点。杨新文从家里拿出14万元,先行垫付。为这,媳妇生气,夫妻俩几个月不搭腔。
整地开始,村前村后的坟头成了“第一难题”。杨新文先平了自家坟,才让大伙儿讨论。乡亲们一看,干部干在前,仅用一天时间,平整全村132座坟。
种竹子收益慢,要求高。第一茬竹子栽下不久,有不少旱死。去年4月,看着一片片地撂了荒,长了草,群众忧心忡忡。母亲一见面,骂他“瞎折腾”。杨新文意识到问题严重,召集大伙,查清原因,着手整改。他带领村干部连干数天,清理杂草,重种新竹,渡过难关。
人心齐,村变美,郭土楼村颜值提高、气质更佳。村外,300多亩玫瑰园、200亩中药材园、100多亩菊花园已成规模。村内,乡居竹屋、农村公园、儿童乐园,吸引城里人来过年。杨凡创办天元中学,整理《杨氏家训》,倡导设立“四知亭”,助力国学文化游;杨成杰从北京回来,种植中药材,引入中医“雷火神针”,发展中医体验游;杨正魁大学毕业,回乡加入旅游公司,专做竹艺装修、竹屋改造。
“我在大喇叭里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党中央一定有好政策。咱们走美丽乡村的路子,走对了!”杨新文说。
贫困户有底气,“能人”有希望,干部有干劲
日子好,精气神儿更足
临近春节,行走各村,对乡亲们的精气神儿感受最深——贫困群众有底气,乡村“能人”有希望,党员干部有干劲。
五保户史志轩见面就说政策好。怕我们不信,拉住手,让去家里坐坐。路不远,踩着水泥路,绕过小树林,经过大戏台,眼前闪现一片白墙灰瓦的徽式建筑。小院不大,三间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灶屋,这陈设,以前谁敢想?”史志轩领我们进厨房,指着煤气灶、电磁炉,不停地说。一手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
驻史桥村第一书记曹地来了3年,说起村里以前,用了“两个不堪”:土路泥泞不堪,房子破烂不堪。村里决定,借力改水、改电、改厕、改圈、改厨、改院、增加必要的生活家具,这“六改一增”提升工程,全面改造空心村,拆掉老危房,集中盖新房,安置五保户。史志轩一听要拆房,连连摇头:“活了68岁,独身一辈子,穷了一辈子,临老了,折腾啥?”
干部一趟趟跑,描绘新家美景。史志轩“抹不开面子”,嘴上不情愿,还是搬了出来。没想到,几个月后,新房盖好了,不但粉刷一新,吃的用的,样样配齐。
去年,史志轩养了羊,卖了1000多元。年底,鸭厂分红,发下1000元。从此,他的性情大变,笑多了,话也多了:“老了老了,没想到,活出个样子来。”
有底气,更有希望。
今年24岁的田亚博,经历过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变成了“能人”。他上高二时,父亲突然瘫痪,花光家里的钱。田亚博节衣缩食,咬紧牙关,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幸亏好心人资助,加上助学贷款,才勉强度日。
“大二勤工俭学,卖过胶带,毕业后想买台机器,分割、加工胶带,又是没钱。”田亚博有点灰心。
扶贫干部听说后,帮田亚博贷款8万元,买来机器,购进原料。小田把自家院子收拾出来,当成厂房,一天做3捆胶带,共1500卷,四成在网上卖,六成卖给周边企业,每月能挣5000多元。
“过春节,准备结婚了!”田亚博喜悦地说,“新的一年,我跑市场,妻子在家加工,生意会越做越好。”
有希望,更有干劲。
虞城设立五大战区,决战脱贫攻坚。取消乡镇干部包片制,让乡镇干部直接驻村,避免“中梗阻”,把责任从“最后一公里”压到“最后一米”。建立“日清周评”机制,倒排、分拆扶贫任务。
田庙乡后刘村支书刘玉东带领群众,发展玫瑰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在全县第一个成立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虞北果树种植合作社。79户贫困户全部入社,依靠村办企业、到户增收资金,种植果树300多亩,每年每户可获1600元固定分红,年底参与盈利分红。“把贫困户聚起来,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干部扑下身子,愿意干事,能干成事。”
“日日行,能行千万里;天天做,能成千万事!”虞城县委书记朱东亚一番话,道出了虞城决战脱贫的豪情,也道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憧憬!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09日 01 版)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