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筑梦蓝天、“复兴号”完美首发、“蓝鲸一号”成功试采可燃冰——2017年这些闪亮的成就,有着共同的标志:国企创造。这一过程中,民企也未缺席,融入供应链、提供零配件,民企与国企一道分享“中国骄傲”的荣光。

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除高铁外的3项,都是民营企业的创新之举。新业态快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通信国企从3G突破到4G并跑的有力支撑。快速普及的网络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提供了丰沃土壤。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党中央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壮丽实践。国企民企,竞争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为中国经济加油。

国企民企,汇聚中国经济巨大能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铸就中国经济的辉煌。

谋发展、促转型、增活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中流砥柱作用日益突出。

规模更大——到2017年底,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0.5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约一倍,上缴税费总额占全国财政收入1/4,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5。其中,中央企业2017年实现利润1.4万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98家中央企业中利润总额过百亿元的达到41家。

竞争力更强——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2017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达67家,并在前五名里占据3席。国有企业以骄人的业绩,演绎着“大象快跑的故事”。

肌体更健康——国有企业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深化改革,治理结构更完善。到2017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各级子企业改制面达到97.8%,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

“国有企业的户数在减少,但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一直在提高,已成长为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的出色表现充分说明,只要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

如果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比作人的躯干,公有制经济如同骨骼,非公有制经济好似肌肉,二者共同汇聚起中国经济的巨大能量。

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生力量。

发展势头更好——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再到十九大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更足,不断迈上新台阶。据统计,目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都已超过一半。华为、阿里、联想、小米……一批民营企业崛起为世界级企业,唱响中国品牌。

活力创造力不断释放——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出台“鼓励社会投资39条”“促进民间投资26条”等政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营造出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环境,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喷涌。目前,我国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过去3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国有”“民营”各领风骚,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