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思政课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脱离的较远,目前我校思政课已开展社会实践小分队,同时让学生自己参与思政课教学,用学生团队参讲式的教学方法去活跃思政课堂形式,培养学生对思政科目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谢晓娟表示,辽宁大学的思政课还接受菜单式教学,学生把感兴趣的思政课内容反馈给授课教师,“等于给老师‘下菜单’,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多讲授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思政课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思政课讲授不能枯燥,一定要联系社会发展现实,把最新的社会发展热点联系进去,鞭辟入里,在这方面人大思政课的老师们很注意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让马哲观点融汇现实,学生们自然更加喜欢上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告诉记者,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可以生动有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一直是思政教师思考的重点。现在人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学生变为课堂主角,上台讲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革把思政课从边缘化状态拉回来 但变要有度

拍摄微电影、组织辩论赛····记者注意到,为了让思政课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思政课改革一年间,全国各大高校涌现出不少思政课创新,有的思政课教师更是成了网红,其思政课内容引发网友热议,比如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苑琛组织学生用拍摄微电影的方式完成思政课作业。

对于当前思政课的“花样翻新”,谢晓娟表示,“太花哨”的内容不应占据思政课主导,拍微电影、做动漫等方式只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思政课课堂要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在‘95后’学生很多都喜欢短视频等虚拟网络上的作品,思维也网络化,但是思政课改革不能只是一味地迁就孩子,深度阅读、大数据解析等能力是现在学生们普遍欠缺的地方,思政课可以加强这些方面的内容去锻炼学生的能力短板。”

“国内的思政课改革的确非常必要,改变了以往思政课边缘化、模式化的状态,形式变化只是一方面,思政课改革的根本是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让学生们通过学习用理性和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把握实践。”谢晓娟说。

据了解,2017年底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天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全国高校分别举行了全国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展示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进高校和思想政治课课堂。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400所高校的900多名教师参加了教学展示活动。

“对学生来说,思政课不仅仅是家国情怀,还应该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乃至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王向明认为,思政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发表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再好不过了,这也是未来思政课改革的方向。”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