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棠岙1000多户人家,有近700家从事造纸行当。到了现在,只剩下我们一家喽!” 端详着一张棠岙竹纸,浙江省级非遗项目棠岙纸制作技艺传承人袁恒通说。
在浙江宁波奉化萧王庙街道棠岙村,清澈见底的泉溪江穿村而过。这里曾是商贸古道必经之地,产自这里的棠岙竹纸随着往来客商走出小小的山岙,成为贡品进入皇宫。
棠岙竹纸起源于明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年。袁恒通17岁时拜师学习竹纸制作技艺,经过一年多磨练,他正式出师。和纸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恒通,已是82岁的耄耋之年。
干抄纸、烘纸等费力气的活儿已吃不消,袁恒通老人将技艺传承给了儿子、女儿和女婿。但他仍离不开作坊、离不开造纸,总是要做些诸如收拾竹料、搅拌纸浆等力所能及的活儿。
每年5月到7月,毛竹、苦竹不软不硬、纤维多,是作为造纸原料的最佳采收时节。从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竹纸,需经过原料堆沤、捣踏、打浆、漂白、过滤、抄纸、晒纸等72道工序,整个过程长达3、4个月。
袁恒通经过多年的摸索,在苦竹、桑树皮、棉麻等原料里加入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这样造出的纸不招虫蛀,可以保存千年。
抄纸是纸浆变成纸张的过程中最神奇的一步。简陋的抄纸房里,袁恒通的女婿江仁尧手持帘床,一撩、一提、一掀,薄如蝉翼的竹纸便脱水而出。
“抄纸看着简单,学起来很难。抄纸时要均衡,不然纸会厚薄不均。” 江仁尧说。从早晨5、6点钟,到晚上5、6点钟,12个小时里,江仁尧可以抄800张纸。一天到晚双手泡在纸浆水里,江仁尧手上多处溃烂。
抄好的纸要拿到烘纸房里烘干。一堵厚重的火墙上,贴满了一张张色泽润白的竹纸。袁恒通的大女儿袁建兰穿着单衣,正忙着将烘干的纸揭下、码齐,再将略带粘性的湿纸刷到火墙上。
“这个时节干活还比较舒服。换做夏天,这里如同蒸笼,让人吃不消。” 袁建兰说。
让袁恒通自豪的是,自家的棠岙竹纸成为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等一批机构的古籍修复用纸。
让袁恒通担忧的是,从事古法造纸太苦,年轻人不愿意学,如今也只能是以家庭成员作为骨干,棠岙造纸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我们不仅是在造纸,也是在传承中华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传承这门技艺,让这张纸能够承载更多历史。”袁恒通老人说。(文/摄 张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