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并作出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进方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深化了民主内涵,在我们国家有根、有源、有生命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华民族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忠恕仁和”,人与社会之间要“合群睦众”。协调协商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功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协商民主的历史资源。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进行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战略部署。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创新和指导意义。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稳固的制度基础,牢牢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在于: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路径。

继续加强政党协商。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政党协商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有关重要文件;宪法的修改建议,有关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等的重要问题;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协商次数较为固定:中共中央每年至少召开4次党外人士座谈会,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就各民主党派关注的重点问题、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中央全会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等内容进行协商。协商形式更加多样:主要采取会议协商形式,包括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以及其他协商座谈会等,还有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加强政党协商要继续探索政党协商形式,规范政党协商程序,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包括知情明政机制、考察调研机制、工作联系机制、协商反馈机制等。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人大协商。深入推进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鼓励基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开展协商,探索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扎实推进政府协商。探索制定并公布协商事项目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民生的,重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吸纳社会公众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进一步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目前,全国政协已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必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改进政协通过会议进行协商的形式,适当增加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次数,完善协商座谈会制度,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认真做好人民团体协商。建立完善人民团体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健全人民团体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更好组织和代表所联系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有效反映群众意愿和利益诉求,更好发挥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稳步推进基层协商。基层协商是指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围绕城乡社会治理、基层公共事务、社会公益事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以及企事业单位围绕民主管理进行协商的民主形式。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发生在基层,做好基层协商尤为重要。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围绕本地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协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依法管理,健全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的工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协商,更好为社会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份以协商民主为主题的中央文件,也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基础性、支柱性改革举措。此后,中办、国办又先后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3份配套文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继续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把握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能因为搞协商民主就削弱党的领导和权威、放弃党的领导责任。要把协商民主纳入党委工作部署和议事日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各项协商活动有组织地开展、有步骤地实施、有计划地进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协商民主,善于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健全抓落实机制。各级党委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在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统筹安排协商活动,提升协商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引导督促各级干部养成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的良好习惯,自觉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鼓励探索创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协商民主,最大程度吸纳人民参与协商民主。支持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协商,不断积累和提炼实践经验,对其中一些已经成熟的好经验好做法要适时提升为制度规范。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倡导协商民主精神,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让大家乐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