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止戈人》以志愿者视角纪念“华小姐”魏特琳。影片剧照

对话

骆翼云:青年人的视角传承历史

在骆翼云看来,世界范围内,一提起二战轴心国罪行,很多人就会自然想起犹太人。这是因为大量文艺作品在反复叙述历史,提醒世人的结果。骆翼云表示,拍摄这样一段短片,希望唤起更多人的历史记忆,通过文艺作品表现中国人在二战中所受的苦难。

拍摄器材只有手机和自拍杆

新京报:为什么会拍摄这样一部短片?

骆翼云:看到今年国际艾美奖青年创意组评奖里面,主题是“女性和平使者”,当时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常听外婆提到,救了很多南京人的“华小姐”(魏特琳)。在我心目中,拍摄一部与魏特琳相关的短片,与主题是最合适的。我本科是学金融相关专业的,后来读研转到电影专业,偏制片方向,但是拍摄、制作这些,也是基本功。所以就打算拍摄一部片子,参与到申请中。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魏特琳为主人公?

骆翼云:魏特琳是南京人心中,真正的“女性和平使者”。我从小在南京长大,精神上也受到“华小姐”故事的感染。在拍摄短片时,采用了一种类似类比手法。片中的中国女生年龄设定在20出头,要去伊拉克做志愿者。实际上,“华小姐”也是20多岁在美国读书时,来到中国做志愿者,有一层隐喻的含义,表现出这种国际志愿者精神在延续。

新京报:拍摄剪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骆翼云:剧本是我和朋友一起写的,写了一个晚上,采访了一些在世界各地做志愿者的朋友,在做志愿者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体现出真实性。拍摄器材就是我的Iphone5手机和自拍杆,演员都没有要片酬,大家免费帮忙,靠着“一腔热血”在干活。拍了一天左右,剪了一个多月。制作总成本大概是一百多美元。

剪辑过程反反复复,从8月份到9月底,总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剪了很多版本,也让一些国内外的朋友看,然后收集反馈意见,最终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最终的这个版本,是结尾最震撼,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

“中国二战苦难史作品有缺失”

新京报:为什么直到短片结尾才点出“华小姐”?

骆翼云:采用这样的叙事手法,主要考虑到电影的表现手法问题。其实说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相关的影像资料比较多,此前也有一些影片有所表现。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国外观众来说,这段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怎么去填补这段空白,让中外观众都觉得短片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如果平铺直叙,不能体现青年人新的视角。

对于国外观众来说,影片要能够被接受,一定要体现出具体的人。因此,短片采取了国外观众更熟悉的叙事模式,从当下发生的故事入手,一点点代入情境中。

新京报:这样的叙事方式反响如何?

骆翼云:是的,主要是观众的代入感更强,而且是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和一段历史。影片叙事节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是牵着你的手往里走。在回访一些国外观众时,也是普遍反馈,这样的模式更容易被接受。

新京报:在你看来,这部短片价值何在?

骆翼云: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思考更多的是,当年的这场战争,给现代社会,给当代青年留下了什么印记。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美国人,包括在美的中国人也不知道“华小姐”,对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也不十分了解。

很多人一说起二战的苦难,就会想起犹太人,甚至会想起那些解救了犹太人的人。为什么?比如像《辛德勒的名单》这些文艺作品,在反复叙述,一直在提醒世人。相比之下,中国人在二战间所受苦难的历史,在文艺作品领域是有缺失的。

新京报:所以这部短片只是一个开始?

骆翼云:是的,得奖之后,对我来说,反思要比欣喜大很多。这部短片获奖,只是一小步,中国人向全世界宣讲历史、传递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奋斗价值观的很小一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走到世界舞台上去,我们从上一代传承历史,走出历史的伤痛,最终回馈历史,以更积极的姿态,去介入到国际事务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