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西成高铁试运行列车驶入剑阁县下寺镇麻柳村。车厢内,十几个男人不约而同地起立,紧盯着手表。他们是中铁五局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
从麻柳村到金山村,列车在黄家梁隧道中呼啸穿行。手表告诉这群汉子,驶完这段隧道,只要3分14秒。
当列车穿过隧道时,有人在偷偷地抹泪。因为,他们付出了4年的心血汗水,其中3年,就是为了打通这条隧道。
施工之难:瓦斯浓度超标一倍
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1日——这是黄家梁隧道主体工程施工时间。隧道的长度,只有11.6公里。
黄家梁隧道的地表,是海拔只有六七百米的浅丘区。但中铁五局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志威却说,在这里修隧道的难度“不亚于在火药桶生火做饭”。因为,就在并不算太厚的岩层下,埋藏着为数不少的油气泡。随便捡起一块碎石,都飘散着油气味。
“这是世界性难题。”去过现场的西南交大一位教授感慨,这些油气不具备开采价值,却是施工的大麻烦。大部分时间,隧道里的瓦斯浓度超过正常值一倍以上。
“真的是在炸药包里头干活。”2013年6月,第一次来工地,湖北籍工人刘京国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做过矿工的刘京国说,隧道里的味道比煤矿还要呛人。
工人们每天进入隧道前要严格安检,火柴、火机都不能带。每个工段的入口,都调来了数量不等的通风机。
河南籍工人陈友全记得,2014年9月8日上午,他正在挖石头,手臂上落下几点黑色液体,是原油!他赶紧丢下工具往洞口跑。
这一天,恰好是中秋节。发现油气逸出的时候,食堂的饭已经做好,还准备好了庆功宴。但大家谁也没有心情吃,赶紧调来通风机不停地吹了整整两天。
时间长了,工人们习惯了伴随着通风机的轰鸣开工。
遇到油气逸出,只能等瓦斯浓度降低。有时候,清除瓦斯要两天,有时是五六天。有人算过,如果只用通风机,光排完瓦斯就要两年时间。整个黄家梁隧道工区,到处都有小规模的油气泡。
地下有油气添乱,还有破碎体捣乱。隧道的施工区域位于龙门山脉的北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相对平缓的地表下,有着数不清的“内伤”。“一不留神就垮一块。鬼晓得哪块后头有油气,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到现在为止,贵州籍工人杨晓斌走路还是喜欢东张西望。这是施工期间落下的毛病。
破解之招:给油气贴上“封印”
速度确实太慢了。3年的掘进时间,换算下来,平均每天还不到11米。而这,还是8个工段、2000多号工人、200多台套机械的成果。
专家请了不少,但问题没解决。“只能靠自己摸索了。”中铁五局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雷鹏说,终归还是要从瓦斯本身做文章。
除通风机外,施工方用了三个招数。第一招,在施工区域周边打勘测井,揪出这些“炸药包”。“每隔10米就打一个眼,看油气储藏情况。”地勘技术员刘林华对技术规程烂熟于心:每个眼深度不得低于30米。通过各个岩层的岩芯分析,工区各段的油气储藏分布情况被大体标出。拿着这份分布图,施工单位提前派人手和仪器,对拟施工区域排气。
第二招,上PSP地质探测仪。“掘进工都用过,能勘测两百米范围内的油气含量,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停止施工。”陈友全说,每天,他都要和工友们抬着五六十斤重的探测仪给其他工友“开路”,只要警报声一响,便立即增加通风机。2014年底以来,在掘进前排空的油气占施工工段发现量的六成以上。
第三招,做灌浆和防水板。自2015年起,刘京国就成了“建筑工”,主要工作是给新掘进的岩壁“美容”——用防水板和混凝土把隧道内的岩缝全部封上。混凝土里面加了气凝胶,气凝胶本身具有极强的隔热、吸附油气的作用,掺杂在混凝土中,能够有效地防止油气逸出和热源传导。
这些招数仍不够。“你看,这些都是组装好拉过来的。”杨志威指着身后的工厂说,这里是支架组装、焊接厂,隧道里不能生火,所有的焊接工作都要在这里完成……
靠着自己摸索,掘进期间,施工方共有四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就这样,难题一个一个被破解,隧道终于打通了。他们也摸索出一套对付富油气层掘进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