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达留着一头黑色卷发,跳舞时候会穿着运动背心和短裤,在钢管上旋转、劈叉。如果没人询问,很难看出他今年已经69岁了。就在近日,张细达还获得了中国钢管舞公开赛艺术男子组金奖。从2013年初次接触钢管舞至今,张细达已经在钢管上消磨了4年的时光。他说钢管舞是一门艺术,尽管年龄偏大,但要跳到跳不动为止。

年近古稀参加钢管舞比赛

漆黑的舞台上投出一片深蓝色的光,张细达背对观众,左膝跪在台上,双臂张开并上下摆动,作出大雁飞翔的姿势。随后,伴随着音乐缓步走向舞台右侧的钢管,在钢管上劈叉、翻转,并用单臂勾住钢管转圈。这是张细达参加今年中国钢管舞公开赛艺术男子组比赛的画面。

张细达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在比赛中,他特意选了《鸿雁》作为背景音乐,因为这首歌“非常好听”,而且大雁飞翔的姿态优美,可以更好地把舞蹈与钢管结合起来。

表演结束,张细达站在舞台上,稍微有些喘,大口呼吸着。这个可以在钢管上做“一字马”的男选手,今年已经69岁了。

此次参赛的舞蹈是张细达自己编排的,“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编排”。张细达说,这次比赛是由老师介绍他去的。他最初也不想去参赛,因为参赛花费太高,自己的退休金也不多,要花几千元钱去参赛,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而赛事组织方原本也不同意张细达参赛,觉得他的年龄有些大了。张细达说,最后,是他的老师说服了组织方,才获准参赛。

最终,这个第一次参加钢管舞比赛的“爷爷”获得了艺术男子组的金奖。只不过,这个组只有他一人参赛。

不喜欢跳广场舞

在参赛前,张细达已经跳了4年的钢管舞。

2005年退休后,家在贵州贵阳的张细达前往四川成都和女儿一起生活。到成都的最初,张细达跳的是拉丁舞。只是在2013年,张细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女孩用公交车上的栏杆跳舞的视频,让喜欢跳力量型舞蹈的张细达被钢管舞的魅力所吸引,他毅然放弃了已经跳了多年的拉丁舞,报名参加了钢管舞的学习班。他说“广场舞虽然很好,但是很慢,我跳不来。平时也不喜欢喝茶打麻这些等节奏慢的活动。”

初次接触钢管舞,让完全没有基础的张细达感觉有些恐惧。“当时去学校看到其他人在练的时候,我觉得我年纪大了,可能不行。后来一想,管他呢就当是锻炼身体。”

不久,张细达就品尝到了从“热爱”到“现实”之间差异的。钢管舞练习的过程对60多岁的张细达来说是一种“折磨”,要天天爬竿,压韧带。

最开始练习爬杆时,张细达也知道要先用腿支撑着再往上爬,但因为没有基础,张细达爬起来还是不那么协调,手也总是往下滑,脚背经常会因与钢管的摩擦而受伤。压韧带则是对张细达最大的挑战,他自己压的时候能掌控好力度,每次老师给他压的时候却让张细达感觉疼得有些受不了。“老师帮着压韧带还是挺痛的。”

此外,张细达每天还要练习卷腹、仰卧起坐等辅助练习。

不跳舞就觉得无聊

张细达有两个孩子,除了在成都住在一起的女儿以外,还有一个儿子在老家贵阳。而他的妻子早在1988年就去世了,至今29年来,张细达自己照顾着两个孩子。加上退休前在工艺美术厂的工作较忙,张细达从没想过会有业余时间来跳钢管舞。

如今,张细达近乎每天都要耗费3、4个小时的时间在舞蹈学校练习钢管舞,不跳舞的时候,他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太无聊了”。

跳舞对张细达来说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尽管在舞蹈教室里,和他一同练习的很多都是小姑娘,“都是年轻人,十七八岁,二十五六岁,40岁的都很少,有一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跳一段时间也就不来了。”虽然年龄和其他学员相差很大,但很多人都会叫张细达为“张哥”。

一同练舞的时候,张细达也会对年轻队员多加照顾,“我钢管舞学了几年,还是有点经验,年轻人练的时候,我也看看要不要帮忙扶一下。”

但在休息时候,张细达却显得有些“孤独”,“有时候她们聊她们的,我就到旁边去了。”

尽管已经快70岁了,张细达说还是要坚持跳钢管舞,“能跳得动肯定要继续跳下去,实在跳不动了,可能就不跳了。”

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