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教师节来临之际,背崩乡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德吉玉珍为周国仁系上红领巾,祝他节日快乐。 通讯员 马军 记者 麦正伟 摄

林海欢畅,云雾升腾,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墨脱边陲。

“叮铃铃——”伴随着悦耳的铃声,“墨脱戍边模范营”三级军士长周国仁和往常一样,走进背崩乡中心小学五年级教室,开始了他的授课。这样的场景,在墨脱县背崩乡中心小学反反复复上演了18年。

从2000年开始,周国仁就在这个中心小学义务支教,所教的学生有1680名考上初中,179名考上大学。很多学生毕业后返回墨脱,进入了各个领域工作,成了墨脱经济社会发展、稳边固边兴边的主力军。

用文化点亮希望

首先,让我们把镜头回放至1999年9月。

那天,在营门口站岗的战士周国仁发现,当时本该在学校上课的孩子却在放骡马、打猪草。周国仁一打听,才得知背崩乡仅有的一所小学,常因没有老师而被迫停课。那时,由于不通公路进出墨脱一趟需要三四天,物资全靠人背马驮。很多老师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就想方设法“走”了。

看着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周国仁心里不是滋味。内地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们却失学在家干农活。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没学上啊!”携笔从戎的周国仁主动请缨,把担任代课老师的想法与部队领导一说,教导员尚天云拍手赞成:“墨脱落后,关键在思想、根子在教育。强边富民首先要富脑子,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上课第一天,周国仁懵了。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可孩子们总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些门巴族孩子根本听不懂汉语,他们讲门巴语,周国仁听得也是云里雾里。

要教好孩子们,必须打破语言障碍。为了学好门巴语,周国仁就拜当地懂汉语的老门巴为师,门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靠的是口口相传。周国仁就用汉语拼音代替门巴话,进行“音译”,整整记录了10余万字的翻译对照笔记,近似手写了一本门汉“双语词典”,才渐渐打通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鸿沟。

当时的墨脱不通公路,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之久,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学校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周国仁就自己摸索编写,托在内地休假的战友代买;没有粉笔,他把木材烧成炭使用;桌椅紧张,他就和战友上山砍树自己制作……因为他知道,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源泉,孩子们是点亮边关文明的希望。

但由于“读书不如诵经、上学不如挖山货”的落后思想影响,当时背崩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还不足20%。周国仁就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进行宣传与劝说,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可劝说的效果总是不明显。

“只有让群众相信科学,才情愿送孩子上学。”在一次宣传途中,周国仁发现村民罗布的妻子患了重病,却不去找医生救治,而是请人在家作法事驱鬼。周国仁仔细查看了罗布妻子措姆的症状,劝罗布赶快把人送到医院,可他不但不信周国仁的话,还把周国仁轰了出来。罗布说:“生病是鬼缠身,找医生没有用!”眼看着措姆疼得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大哭大叫,周国仁急得一边联系营部医生,一边在门外大声相劝。幸亏部队医生及时赶到,才救了措姆一命。事后,罗布来到部队含着感激的泪给周国仁献上洁白的哈达,亲自把儿子交到了周国仁的手中。在罗布的影响下,当地群众纷纷把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送到了学校。他们说:“解放军给我们送文化,孩子学到科技知识,走到哪里都不怕。”

用心血抚育桃李

尽管部队工作很忙,但周国仁都合理分配时间,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孩子们的学习“欠账”比较多。放学后,周国仁就加班加点为孩子们补课。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周国仁反反复复来回于部队和学校之间。

那年,品学兼优的学生白玛央宗,受到父母离异的打击,成绩一落千丈,周国仁就耐心开导,连续6天“形影不离”,使她重拾继续生活的信心,努力读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背崩村学生伍金罗布家庭极其贫寒,相依为命的母亲不幸病倒,伍金罗布被迫辍学,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周国仁了解情况后,当即拿出自己的津贴,并号召战友进行捐助,让伍金罗布又回到自己渴望的校园。

有梦就有天堂。2003年7月,是墨脱群众难忘的日子。周国仁教的学生全部考入初中,其中还有7人考入了内地西藏班。“不要说在背崩小学,就是在墨脱县,也是史无前例的。”背崩乡的领导告诉记者,学生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挂满了周国仁的脖子。

周国仁爱这片大山中的孩子们,孩子们更爱他们的“玛米更拉”(意为“穿军装的老师”)。周国仁的挎包经常会被偷偷放进一些蘑菇、橘子、芭蕉等山货。每当周国仁休假,孩子和家长们经常到营里“追问”:“周老师走了吗?周老师还会回来吗?”以至于部队领导在大门口专门贴了一张“周国仁只是休假,请同学们放心,他还会回来。”的通告。

2003年,周国仁一级士官服役期期满,即将退出现役。墨脱县的领导急了,学生和家长更急了。学生、家长、老师和县乡领导600多人联名上书,委托墨脱县教育局局长桑阿曲杰、背崩乡中心小学老校长仁钦罗布到林芝向军分区领导汇报。两人跋涉4天3夜赶到林芝军分区,终于把周国仁留了下来。百姓四次“联名上书留国仁”的事情在墨脱流传甚广。

周国仁用淳朴的爱点亮了边关的文明,他倾心育桃李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周国仁休假时,部队就选派文化素质高、思想道德好的官兵到学校接替周国仁任教。“兵老师”的接力棒从未间断。对此,墨脱县委书记旺东说:“墨脱的教育事业不落人后,驻军功不可没。”

用坚守感染学生

如今,周国仁是部队里最老的兵了。学校的老师换了一茬茬,而他依然在这里坚守。守墨脱苦不苦?雪域孤岛,枕戈边关,答案不言而喻。

18年,周国仁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墨脱,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墨脱的生死路周国仁闯了46次,墨脱的边防线他走了103趟,先后拒绝地方10余次高薪聘请,错过恋人的相望,错过亲人的告别,错过女儿的第一声“爸爸”……但周国仁从不后悔,看着那些门巴族孩子一个个成长起来,发光发热,周国仁从心底里道出两个字:“值得!”

背崩乡格林村的丹真次旺,从上周国仁课的第一天,心里就埋下了参军卫国的种子。如今,他已从中山大学的国防生队伍里光荣毕业,被分配在日喀则工作,9月6日给周国仁打电话说,他正在北京进行岗前培训,祝周国仁教师节快乐!

现在,背崩乡中心小学的教师桑吉旺姆、次杰、梅朵都曾经是周国仁教过的门巴族孩子。他们去外地读书时,心里也一直念着他们的周老师。完成学业后,他们毅然回到了墨脱,与周国仁一起在这偏僻的乡村教书育人。对此,很多人不理解,他们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有了出息,不在外面闯一番天地,却又回到了墨脱。他们的回答很简单:“与周老师感情太深,不能让他一个人在这里坚守。”(通讯员 马军 记者 麦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