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已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和运行的安全稳定而著称。在京沪高铁上“复兴号”以时速350公里运营,服务北京冬奥会的京张高铁开通后将实现列车自动驾驶。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高铁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保驾护航。据了解,在中国高铁建设初期,这项技术一度被全球极少数跨国公司所垄断。经过3年研发攻关,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简称“中国通号”)将这一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11月22日,“十九大精神进央企”主题活动走进中国通号,探访高铁安全高速运营的守护神。

质量是生命、安全大于天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中国通号结合全球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行业先发优势,加快推进民族通信信号科技进步,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引领全球轨道交通科技前沿。

为了满足人们对智能交通、安全出行的需求,中国通号始终坚持质量安全至上,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高铁。中国通号研发人员介绍说,“在研发的关键时期,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奋战到深夜。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安全是第一要务,我们丝毫不敢懈怠。软件测试中发现了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及时分析原因、修改软件、重新测试。有的测试场景很难复现,我们就一遍又一遍尝试,有时甚至要尝试上百遍,直到复现出故障场景并最终解决问题。”据了解,研发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研发出安全、可靠、先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化列控设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战,保障了一条高铁线上同时安全、有序运行数列甚至几十列高铁,在风、雨、雪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控制高铁列车保持安全速度平稳运行。中国通号实现了列车控制系统技术100%国产化,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同行用30年才实现的技术跨越。

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说,中国通号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自主创新,发扬“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通号自主研制的继电器对调整要求很高,能承受的压力相当于普通头发丝细度的1/86所能承受的重量,而这要靠手动感知调整,难度可想而知。这在全球铁路行业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的先例。

十九大代表、80后继电器调整女工柯晓宾那段时间废寝忘食,整个人一头扎进一大堆图纸和测量数据里刻苦钻研。就是靠着这股“执拗劲儿”,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点整形工具,大幅提高了调整精度和生产效率。由她主创的调整方法和操作步骤被纳入了作业指导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世界知名继电器生产企业西屋公司的专家来参观时看到她的调整手法,惊呼为“China miracle(中国奇迹)”。

柯晓宾说,“作为一名基层十九大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干的虽然是小事,但却成为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她表示将继续和同事们交流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心得体会,共同坚守高铁安全一线。

推动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向全球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世界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的要求日益增强,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周志亮介绍说,“中国高铁走出去不只是企业走出去,更需要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据了解,中国通号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高铁走出去联合舰队的重要一员,技术和装备已经让亚、非、拉美十余个国家的民众感受到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

周志亮介绍说,今年4月,中国通号在顺利实施肯尼亚蒙内新建铁路四电集成、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等20余个海外项目的基础上,成功签署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合同。

目前中国通号正在密切跟踪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美国加州高铁、中泰铁路、中老铁路、马新高铁、匈塞铁路等,推动中国高铁及全套技术标准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高铁”靓丽的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