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彰显新时代的中国担当

发布时间: 2017-11-09 16:44:44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刘敬文 | 责任编辑: 殷晓霞

关键词: 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国担当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工地 新华社发

继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盛举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报告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同时,在此次大会上,“一带一路”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可见,党中央是将“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这彰显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担当。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近五分之一。中国本身发展好,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更何况,当前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没有“自扫门前雪”,而是愿意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分享中国发展的经验,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个中原因,很简单,就国际社会而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国际社会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就中国来说,来自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至今历历在目;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敞开门,坚持对外开放,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的互动之中,我们才取得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必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在推动中国继续凯歌而行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所著的“一带一路”系列主题图书,敏感地意识到“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也就是体现了中国的“天下担当”。具体而言,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从文明角度论说“一带一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阐述了中国发展后文化层面的担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流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当前,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欧亚大陆重新连接起来,中国的大陆文明必将重新回归人类文明的中心,中国的文化也将影响世界。中国古代的“天下为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观念和智慧,也就体现在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实现共商共建共享之中。

第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共同发展,阐述了中国发展后经济层面的担当。“一带一路”立足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诉求与中国发展经验的世界分享。在当前逆全球化在欧美盛行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王义桅认为,中国提出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化,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与西方以规则为导向的全球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需要他们的市场。中国以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为前提的发展方式,是中国依据自身国情摸索出来的有效经验,同样可以为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困境的发展中国家和基础设施老化的西方国家所采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的对接、沿线国家之间政策的对接,鼓励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确保“一带一路”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将有利于共同发展。

第三,“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述了中国政治层面的担当。2017年10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足见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决心。“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自己的原则,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致力于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最终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王义桅认为,首先,“一带一路”的小目标是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发展繁荣之基,中国的周边外交始终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都处于中国周边地区,其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有利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其次,“一带一路”的最高目标离不开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具体表现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全球性挑战增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上升,西方多个大国打出反全球化的底牌,不愿负责任地进行全球化治理。因此,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及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必将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进而实现命运共同体。最后,“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协助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相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等行径有着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必将为人类社会所认同。

王义桅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带一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因为丝绸之路存在两千多年;有现实的合情性,要搞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实体经济走出低迷,要消除贫富差距;还有未来的合情性,要引导国际合作的方向,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创“新型全球化”。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智慧,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增进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推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最终回答了“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的世界之问,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大国担当。

(作者:刘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